张阿英(1915—1991),男,出生于长涂镇倭井潭村的一户贫苦家庭。年少时因家境贫寒,他只读了一年左右私塾,未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与同村其他穷孩子一起放羊、砍柴,后来跟随父亲干过农活。1930年,因家里实在太穷,经父母亲同意,他下海当过运输船船员,当船员期间,经常到定海、宁波、上海、江苏等地。1942年2月,春节过后,张阿英就雇给本地船老板宋春水担任运输船老大,同船被雇佣的还有邱顺林、胡冬生(胡冬月)、龚信根、戎阿友、龚阿昌等人。撑运输船要经常到江苏、上海、浙江等沿海一带装卸货物,有时也进出苏北解放区。
1948年8月,张阿英经江苏省靖江县天兴桥何姓老板介绍,将船上装着的盐、番薯等货物运送到解放区卖给解放军,解放军讲话和气,买卖公平,这是张阿英第一次与解放军接触,也给船员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后来经本地老板宋春水同意,张阿英运输船多次把日用品、粮食等紧缺物资运送到解放区卖给解放军,双方便更加熟络起来。有一次,解放军代表向张阿英等人提出能否给他们买一些枪支和弹药,张阿英知道购买枪支弹药是很危险的,但看到解放军对老百姓这么好,是打国民党的,就答应试一试。时隔不久,在衢山卸完货物,他偷偷向当地老板买了一支步枪和200发子弹,安全运送到解放军手里。
是年10月,张阿英运输船在江阴装卸货物,解放军深入码头、船舱做思想工作,宣传革命道理,他们说,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战争发展态势更有利于我方,国民党军队想借长江天险,固守南京,挽回败局,我们要坚决打到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把江南亿万同胞从火坑中解救出来,动员张阿英等船员和运输船留下来为渡江部队做运输工作。张阿英很犹豫,想想家里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如果留下来参加渡江运送部队,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家里怎么办?连个信息也不能带回去。再想一想解放军打仗为人民,看到国民党天上有飞机、地面有大炮、海上有兵舰,武器装备好,解放军只有木帆船,而且船只小、船工缺,如果不参加渡江,回家去怎能对得起解放军。经船上7人反复商量后,船老板宋春水决定船只留下,自己与另一船员借故上岸走脱,其余5名船员留下来参加渡江支前任务。
张阿英等5名船员参加支前地段处于靖江、泰兴、泰州3个县境。当渡江解放军陆续集结,当地百姓奔走相告,当年新四军又回来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船只从隐蔽处的小巷里送出来,看到父母牵儿女、哥哥带弟弟,踊跃报名参加渡江船工队,很受鼓舞,进一步打消了回家念头,坚定了参加渡江支前的信心。
渡江准备工作开始后,江北沿岸各地先后都成立了支前委员会,动员大批老大、舵手、船员协助解放军搞好江面练兵,先由熟悉长江航道的同志介绍长江潮汛、风向、流速等特点,以及如何在江面上驾驶船只摇橹等技术。张阿英船只所处地共集结了600多艘渡江船,几千名船工,加上解放军同志,到处是动人的练兵场面,解放军同志的思想练兵和行动练兵,给船工们很大鼓舞。张阿英等5名船员没有闲话可说,也积极投入练兵运动。在支前防线参加渡江的船工大都是苏北人,船体小,只有张阿英等5人撑的运输船船体大,由于练兵表现突出,经常受到渡江部队领导表扬,他们说,定海人,来自海岛,远离家乡,来参加渡江作战,表现很好,大家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张阿英等5人商量后,暗暗下定决心,决不给定海人丢脸,决不辜负领导期望,每个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把解放军送过江去。
1949年初,张阿英船只编入人民解放军渡江支前船队,担任船老大。4月20日下午,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部队当即用大红标题油印出来,分到每个参战人员手里,从军部到连队,再到每艘船只,从首长到战士到处是一片欢呼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渡江作战命令传达下来后,渡江部队指战员连饭都顾不上吃,沿着江堤堑壕进行最后战前检查。一门门大炮对准长江南岸,突击队、水手队立即进行战前动员,解放军们印有“将革命进行到底”字样的背包挎在身上,系着一条雪白毛巾,穿上渡江“作战鞋”,一排排一艘艘渡江战船覆盖着绿色树叶,悄悄地隐蔽在大堤后面,无数船工手握篙、撸登在船上,等待着作战指挥部渡江命令的下达。
4月20日拂晓,天气很好,江面上一片平静,风向、潮水都有利于渡江。当晚10时许,解放军指战员登船扬帆起渡,江阴一线600多艘木帆船向长江南岸进发,不久,南岸敌人发现了,江面上空及时亮起了照明弹,敌机、敌舰向渡江船队滥扫射、猛轰炸,其中一发炮弹落在船舷旁,一块弹片击中张阿英大腿,鲜血从裤管里渗出来,解放军卫生员和船员们见状急忙赶来为他包扎伤口,张阿英大手一挥,大声说:“别管我,完成任务要紧!”他随手拿过一条毛巾,简单扎了伤口,忍着疼痛,继续把住船舵,把船驶向南岸。北岸解放军大炮也像雨点般压向南岸,渡江勇士机智沉着,山炮、火炮和轻重机枪一齐打向敌机、敌舰,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张阿英船只载着指战员和领着渡江战船冒着敌人炮火驾驶战船奋勇前进,为第一艘突破长江天险船只,把人民解放军送上南岸。张阿英受伤后,仍驾驶战船往返40余次,运送指战员和作战物资,出色地完成了渡江支前任务。
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后,张阿英被人民解放军苏北第一渡江司令部、政治部授予“渡江支前特等功臣”,该船被授予渡江支前特等功臣船,同船的其他4名船员被授予一等功臣,奖状和立功证书由司令员童炎生、政治委员谢克、政治部主任潘明仲3位首长签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军授予绣有“张阿英支前为自己”锦旗一面。
1949年7月,张阿英与同船4名船员驾驶渡江船回到家乡。岱山解放后,张阿英进入长涂运输社,担任运输船船长,以船为家,以集体利益为重,尽职尽力,安全航行,受到领导和同志们好评,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7月,张阿英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称号。8月,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英模代表会议,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授予“八一”勋章。9月,张阿英将获得的奖状、证件捐赠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