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全面反攻的阶段,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受到严重打击和节节失利,我国解放区各战场发动了对侵华日军局部反攻,取得了重大胜利,已预示着日本侵略者最终失败的命运。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却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盘踞在浙东、浙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蠢蠢欲动,妄图向新四军浙东游击根据地发动进攻。为了粉碎日军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反共阴谋,是年2月,中共浙东区党委作出了“坚持四明,巩固三北,分散活动,调动和牵制敌人”的决定。为了贯彻这一决定,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作出战略调整: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中组建一支中队即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一中队(简称“海大一中”)。5月,浙东游击纵队政委谭启龙、司令员何克希向海防大队大队长张大鹏面授了这一任务,决定派“海大一中”赴舟山群岛,开辟海上革命根据地。为贯彻执行浙东区党委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交给的任务,海防大队大队长张大鹏和政委吕炳奎等领导分析了舟山群岛的敌情,总结了全面抗战以来开展海岛抗日武装斗争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和制定了进军大鱼山岛的行动计划。
8月20日午夜,“海大一中”76名指战员由副大队长陈铁康奉命率领,分乘五艘帆船,从慈溪古窑浦启航。夜渡灰鳖洋,向大鱼山岛进发。21日清晨,部队抵达大鱼山岛,从该岛南岸涉水上岸。是日晚,部队在湖底老厂基宿营。次日一早,部队又转移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势险要的小西洋岙驻扎。在设好警戒的同时,当天晚上,部队移老厂基宿营,并召开连排干部会议,安排了部队进岛的工作。23日,战士们在指导员严洪珠的带领下,到大西洋、湖庄头等各村岙访贫问苦,调查情况,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并说明我们“海大一中”是抗日的队伍,我们这一支队伍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指战员还以实际行动,密切群众关系,团结教育群众,每到一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他们打柴挑水;对伪保长杀鸡宰羊招待部队,都一一婉言谢绝。当百姓看到战士吃饭无菜时,主动拿出鱼虾、海蜇、泥螺、咸菜等,战士们都一一照价付钱。同时,当战士们了解和看到岛上居民长年以番薯(地瓜)度日,糠菜充饥时,就主动把配备的大米送给面黄肌瘦的老人、小孩吃,这些爱民的举动,使百姓很快消除了恐惧,并赞扬说:“这样好的队伍,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一定是四明山来的三五支队。”
“海大一中”在进行做群众工作的同时,陈铁康、程克明等也对岛上的伪保长和知名人士、上层人物开展统战工作,请他们吃饭,向他们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并进一步讲明进岛的宗旨是依靠群众,共同抗日,保护地方,爱护百姓,并积极听取了部队进岛后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争取在大鱼山岛站稳脚跟。
大鱼山岛上原驻有伪舟山保安总队大洋山独立中队俞康祺部一个分队,分队长当时被召回岱山岛受训,分队副叫张阿龙(绰号“沙山龙”)。在“海大一中”抵达大鱼山岛后,查明上岛部队的兵力情况,是日下午,惊心稍定的伪分队副沙山龙在伪保长的陪同下,假惺惺地以“拜会”“海大一中”领导为名,来到中队部,副大队长陈铁康为了便于联络各方,争取利用,又以晚餐招待。席间,陈铁康、程克明向张阿龙和伪保长两人分析了当前的抗战的形势,说明日本侵略者必败,规劝他们弃暗投明。然而张阿龙表面上侈谈抗日,暗地里却偷窃军情,效忠日军。当晚,趁人不备,便伺机偷渡到岱山,秘报日伪定东指挥部李思镜。驻定海日军指挥部立即调集日军100余名、伪军舟山保安总队王继能部及贺平独立中队部400余名,分乘大型105号军舰、2艘登陆艇、5艘机帆船,并动用2架飞机,向大鱼山岛凶猛扑来。
8月25日清晨,大鱼山岛上空出现一架日军飞机。不一会,山上放哨的战士听到隆隆的兵舰马达声,又隐约望见数艘舰船向大鱼山驶来,随即向中队部领导作了报告,副大队长陈铁康命令“海大一中”马上集合进行应战准备,中队指导员严洪珠向全体指战员作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血战到底的战斗动员,接着副大队长陈铁康进行战斗部署:指挥部设在海拔117.10米的大岙岗,排长陆贤章、副排长陆林生各带领一个排分别抢占打旗岗和湖庄头,三个制高点形成犄角之势,司务长沈长文带领孙民权一个班在山下保护船只,负责后勤保障。
上午8时许,部队刚上阵地,日军飞机就低飞扫射,既骚扰“海大一中”战士构筑工事,又向日军军舰指示炮击目标。顿时,宁静的大鱼山岛沸腾起来,村岙里,山岗上,弹石横飞,硝烟弥漫。
日伪军在飞机、军舰火力支持下,先在小西洋滩涂头登陆,遭到打旗岗陆贤章排猛烈阻击,登陆未成。接着又在湖庄头的海滩登陆,同样遭到陆林生排的迎头痛击。日伪军两次登陆未成,就选择了未设防的大鱼山南北两头登陆,即南面的南水头、北面的鱿鱼坑。登陆后的日伪军摸清了“海大一中”阵地和兵力情况,凭着飞机、大炮及兵力优势实施全面进攻。三个阵地前各有100多名日伪军进行南北夹击,妄图一举攻陷阵地。经过3个小时英勇奋战,“海大一中”接连击退日伪军3次进攻,武器装备所余弹药也十分有限,战士原配装备的每人100发子弹和4枚手榴弹都已用的差不多,而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头。
下午1时,日伪军从惨败中吸取经验,采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首先以打旗岗为主攻目标。打旗岗的战斗十分残酷,敌人尸骸满坡,战士们也一个个倒下,一个排的战士仅存6人,随同陆贤章排一道战斗的指导员严洪珠也身负重伤,却还爬着从伤亡的战友身上收集子弹。同时,他高唱《繁昌之战》歌,激励战士们英勇杀敌。在即将弹尽人无时,他烧毁身上文件,命令陆贤章排长带领受重伤战士撤退,自己阻击敌人作掩护。当敌人冲上山岗时,他用最后一颗子弹壮烈自殉。
打旗岗失守后,湖庄头战斗打响了,战斗十分激烈,当副排长陆林生身负重伤由王根生背下阵地后,阵地上仅剩班长张宗发及战士张小弟、诸连排3人。当日军手持膏药旗冲上山来,张宗发用最后几颗子弹将日军指挥官击毙,而张宗发、诸连排、张小弟也在日伪军密集火力下壮烈牺牲。个别负伤战士乘敌不备,从山岗滚下山下,在海边石洞里隐蔽下来。
打旗岗、湖庄头相继失守后,大岙岗完全处于日伪军重兵包围中。日伪军步步为营,拉网似地向大岙岗进逼。大岙岗上弹痕遍地,鲜血四溅……历经半天的抗击,大多数战士已经没有子弹。副大队长陈铁康命令大家砸坏无弹的枪支,用手榴弹和石块打击敌人。但终因寡不敌众,阵地失守。战士朱大均用仅存的几颗子弹击毙3名日军,一班长兼机枪手施铁山,纵身跳出掩体,端起机枪朝着日伪军横扫猛射,当场击毙七八个日伪军,子弹打完后,又用枪托、石块和敌人进行肉搏战,最后和战友力战而亡。激战持续到下午3时许,“海大一中”3个阵地相继失陷。除部分战士突围外,另一部分受伤战士落入敌人魔掌,押上军舰沉于大海。在这次战斗中,陈铁康、程克明、严洪珠等43名新四军“海大一中”指战员壮烈牺牲,李金根等33位指战员突围,先后返回部队,在浙东抗战史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页。战后,浙东抗日根据地刊物对大鱼山战斗作了详细报道,新华通讯社发了战报,新华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了在这场战斗中的光辉事迹,全国解放后,大鱼山战斗事迹,先后被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和浙江日报等分别刊登为舟山群岛上的“海上狼牙山之战”和“海上狼牙山”惨烈一战、7小时鏖战,43壮士血洒东海小岛——海上狼牙山之战,1997年6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大鱼山战斗事迹被编入新四军辞典。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大鱼山岛人民为怀念子弟兵英勇事迹,自发将散埋“海大一中”烈士遗骨集中安葬在大岙岗山腰,并在岗墩立宽约40厘米,高80厘米石碑一座,刻“永垂不朽”以示纪念。1988年4月至7月,中共岱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大鱼山岛大岙岗山腰修造了革命烈士纪念场地和烈士墓,并建大鱼山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镌刻着原三东地委书记兼海防大队政委吕炳奎题写的“大鱼山战斗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两侧分别刻着43位革命烈士名录和纪念文。1994年3月,列为岱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年6月,列为首批舟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8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公布为浙江省第一批抗日英雄群体名录,是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抗日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