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可喜变化

  这一年里,不难发现岱山人的餐桌悄然在变,变得更加实在、更加文明。首先是宾馆饭店的餐桌上,公筷公勺已成标配。一旦服务员有所疏漏,客人也会自己提出疑问,没有公筷公勺怎么开席?这种好习惯,想必今后会一直延续下去。

  假如说公筷公勺是疫情“逼”出来的,那么适量点菜则完全出于文明自觉。岱山人待客,以前非要点一大桌菜,热菜叠冷菜、剩下半桌菜,那才叫客气。现如今,时兴商量着点菜,大家爱吃啥就点啥,光盘行动皆大欢喜。万一有吃剩的,说声“打包”从容带走,没人觉得失面子。

  另外,餐桌也变得安静多了。无论是包厢还是大堂,轻声细语的多了,大声喧哗的少了,趁着酒兴划拳的人更是难得一见。室内吸烟的人也越来越少,忍不住烟瘾的会说声“方便一下”悄悄溜出去,引得众人会心一笑。

  种种可喜的变化,体现着文明健康,宣示着绿色环保,让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餐桌上的文明习惯一旦养成,再要回到胡吃海喝、杯盘狼藉的“过去时”,恐怕大家都会不愿意。

  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餐桌上的可喜变化,一定会引起更广泛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