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家人 再苦也是幸福

  在衢山镇沼潭村有这样一位农家妇女,她普通而不平凡,用40多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好嫂子、好妯娌、好婶娘的真谛,照顾小叔子一家,养育侄子,从无怨言,她就是杨央志。 2021年,杨央志被评为第八届舟山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她主动担起照顾家里的重任

  每天一早出门干活,杨央志总不忘到隔壁的小叔子家,看一眼智力残疾一级的妯娌,叮嘱几句才放心离开。“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不做反而心里空落落的。”她朴实一笑。

  “刚嫁来时,我21岁,小叔子也就十七八岁。”公公去世早,家里只有婆婆一人操持,年轻的杨央志就主动承担起照顾家里的责任。

  那时,小叔子和丈夫一起在盐场晒盐,很辛苦。自从她嫁进门后,连带着小叔子的日子也跟着好起来,杨央志总会留些好吃的饭菜给他。其他生活方面,杨央志也都照顾得妥妥帖帖,“对他而言,我就像家长一样。”

  1989年,小叔子成家,作为嫂子,杨央志忙前忙后,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那时家庭困难,找不到好的对象。”因为弟媳生活无法自理,杨央志主动提出照顾她,看好她。

  很快,侄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幸福和欢乐,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弟媳连自己都不会照顾,怎么照顾孩子呢?

  “这个孩子只能我来养啊。”自己本就有两个女儿需要照顾,这又多了一个,杨央志每天忙得脚不着地,却从没想过放弃,“都是自己家人,我责无旁贷。”

  从小到大,侄子的事她一手包揽

  弟媳不会喂奶,侄子没有母乳喝,杨央志就买奶粉来喂养;养孩子的一应用品,她都一手包揽。村里人总开玩笑说她多养了一个儿子。

  侄子不到周岁时,有一天突然腹泻不止。当时海岛医疗条件有限,查不出病因。眼看着这么小的孩子一天天消瘦下去,杨央志心疼得不得了,当即决定带去外地看病。那还是她第一次走出岱山,到上海大城市。“现在一说起这事,侄子还是一脸的感激。”

  侄子从小到大的事都落到杨央志这个婶娘的肩上。从幼儿园到高中,她为侄子四处奔走,争取和申请相关补助;从读书识字起,这么多年侄子的家庭教育、学校开家长会、跟老师沟通交流,也都是她包揽。

  原本侄子的成绩挺优秀,正常发挥考个本科应该没有问题,可临近高考,加上家庭因素,他压力剧增。一天,侄子突然问她,如果考了二本院校,还会让他读吗?杨央志坚定地回答:会。

  “孩子很懂事,最后读了专科学校。”言语间,杨央志满是疼惜。

  他们是我的家人,这都是应该的

  2007年,小叔子不幸离世,让这个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雪上加霜。杨央志更成为侄子和弟媳两人的唯一依靠。给母子俩的一天三顿饭,杨央志风雨无阻从不落下;给女儿们买衣服等,总不忘给侄子也带上一份;带着弟媳定期理发,出行随时看护左右……几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的照料,让邻居们对她纷纷竖起大拇指。

  当有人夸她时,她总是笑眯眯地说:“他们是我的家人,我这么做是应该的,不能给其他人添麻烦啊。”

  为了弟媳的健康和安全,杨央志千叮咛万嘱咐:“外边别人给你吃东西不能吃,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吃的用的家里都有。”

  侄子毕业工作,包括人生大事,凡是父母该操的心,杨央志全都操心了一遍。

  杨央志用自己单薄的肩膀为家庭遮风挡雨;用女性特有的坚强和韧性,呵护着小叔子一家,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大家庭氛围。

  有付出总是有回报的。“现在侄子可惦记着我呢,东西总是买两份,他妈妈一份,我一份。”这让杨央志甚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