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文化 > 岛屿文化

来自北方四五月的风
——读李慧英《阿苇滩旧事》
 
  岱山新闻网     2023年5月8日 10:07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倘若你先见到一个作者,然后再去读她的文章,还是读了她的文章,再见她本人时,会有差别吗?有,对诸多事物好像相似又或者重新审视。初识慧英姐时,大家都拘谨地不说话,就像没在积雪下的一株草,她是安静的,内心清澈的湖,讲着那些遥远的故事。

  我说:“慧英姐,你的文字像四五月份的风,其他季节的风都太凛冽,只有这个季节的风,微风拂面,刚刚好。”她在一旁帮我跟海莹姐续满茶水,笑道:“是吗!”当然是,以后的许多日子里我们有多次健谈,等我读完《阿苇滩旧事》后的一个星期后,我开始想写下这些文字。

  我们都喜欢诗歌,在诗歌里我们是自由的,是站在泥土里的种子,当一个人开始写散文时,大部分的时刻都是带着记忆寻找丢失的记忆,不断重组和填补那些时光裂纹。诗歌是父亲,散文是自己,小说是子女。那么慧英姐的记忆让我们从四小队开始吧,就沿着阿苇滩主街迈步,汇聚而成的道路像一棵大树的枝叶慢慢散开,哪一杈都有树叶和水分,记忆就像运输养分的车辆,不管多远的路程,都要仔仔细细地爱护那些带着痛感的珍贵,她开始成为一个有了岁月冲洗的大人,但文字里我洞悉到许多孩子的视角和心理,那个与如今截然不同的大人,幼时的她是一匹身上披着橘红夕光的小马,哒哒的马蹄声在空旷的荒漠上奔跑,没有什么可以束缚,只有她自己窥见事情的美好或者哀伤时,她才那么落寞,才愿意停下步伐想,为什么会有炉火燃烧,那些远处的深山里有赖以生存的木柴,那些熟悉的事物渐而消失,朋友们离开,孩子们长大。

  我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内心一直都有一颗种子,深藏在内心,之后每远去一处,这粒种子就被皮肉包裹一次,成为沙粒的模样,开始横亘在血肉温柔间磨损,这一痛,她内心深处的草原和戈壁又新鲜起来,但我们不允许这粒种子生根发芽,怕这眷恋细小,只够温暖自己,怕这眷恋染指太多养分,不够温暖自己。

  有天我看到文中一个小片段拍图发给她,我问慧英姐为什么要把同学的绳子丢掉时,她缓缓发来两个字“坏嘛”,我会心一笑,这又何尝不是曾经的自己呢?她想用心极力还原那些被时光敲碎的瓷,我知道缝缝补补最不容易,我们的脑袋总是把那些认为深刻的持续的东西放在心上,而那些苍白琐碎的就放在大脑空白区,等有一天再取以用时,我们的麦田长满了杂草,我们不得不蹑手蹑脚除去那些阻碍视线的荆棘,但我们知道去除的记忆便是那些大脑认为可消除的荆棘,这便是我们终于再也无法恢复的记忆。当我开始读到大量的幼时记忆时,我深感慧英姐如何让那些麦田保持沃野,有些细节深邃到骨髓,不知道她再取以用时,会不会伤心,我想说动容的散文一定是具有痛感的美,就像逝去的朋友,你知道他就在那里,空间上巨大的跌落,让一个人变得小心翼翼。她说:“炉火渐渐熄灭,先是柴走了,接下来可能烧柴的人也要走了,柴的宠爱付之一炬,炉就慢慢凉下来。”这样感性的句段很多,让人值得品茗,她需要站在空旷的草原上静得只剩自己,那些小小的宇宙里一定长满蘑菇。

  《阿苇滩旧事》是慧英姐自己,她把内心平静的湖水用一瓢舀出,时光流淌,把时间的游尺往前挪动,从童年慢慢持续到成年,那些看似简单的生活,一旦开始倾注情感,那湖面的涟漪便开始荡漾,真实而感动。美需要被发现,我们的日子平凡而持续,尽管时间重复着时间,从混沌开始,人们就记录着流逝的事物,有一天我们开始变得多愁善感,有一天我们开始喜欢看日出和日落,我们的灵魂开始长出鲜花。“事情应该有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经验丰富积的作者可能有一万多种写作的技巧和手法,但我常常愿意窥探那些令人真实的情感,人群庞大,我们需要走进,但我们的内心却又抗拒把柔软揭露给世人,于是那些真正的勇士总是鼓起勇气将人心中悉数的美丽,哀怨,哭泣都展示,于是我们共情那些同样的际遇,同样的人生,终于那些陌生的人群间有了羁绊。

  同样,长于北方的我一直眷恋着故土,如今在江南的雨巷里踱步看花,但我内心从不敢让记忆松懈,我们从出生时就已经跟那片土地有了联系,女娲捏土造人,让我光着脚站在泥土上总有亲近的触觉,我知道这是乡愁,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情绪,来时汹涌,就跟海边袭来的浪花一样,庄稼和野草一茬接着一茬,但人群和房子却在时间里变矮和失去烟火。有一天慧英姐会再次回到那片故土,曾灌满尘的肺叶如今有了盐的痕迹,当她再踏上自己阔别的草原和荒漠,她会不会找到丢失的羊群。我突然想起一幅画面,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什么也不说就静静地看着,走着,远处是她的桥,河流,麦田和高处的磨坊。

  我跟慧英姐说,作为北方的人群,我们对海洋知之甚少,我们要怎么描绘呢?她怕自己浅薄的认知不够丰盈大海的孤薄,她说自己已然踏上了岁月的征程,不敢把太多空虚的东西写作,怕自己够不着它们。我们对太熟悉得失去兴趣,新鲜的东西却因为缺乏认识而害怕尝试,或许我们可以就用我们最自然的感触去描摹海洋,我知道她总有不一样的感触,因为我知道四五月沁人心脾的风,拥有使风筝向上的力量。

  “创作也好,记录也罢,我们眼底的屈光介质总是不断传递着世间万象。”我聆听完了慧英姐的故事,她把自己的枝枝蔓蔓又重新生长,多么漂亮的一棵树,有一天我也会那么做。

 
来源: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梅森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激扬巾帼志 奋进新征程 女职工共...
节日看文明旅游:文明出游也是一...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丨县卫健...
我县1528艘应休渔船全部回港休渔
“五一”小长假 东沙音乐集释放海...
全县民族宗教工作协调小组(扩大...
卢建波检查“五一”旅游环境、交...
我县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
节日看文明旅游:文明出行 莫让不...
五一“村游”正当时 “集章打卡”...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