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落下。”在东沙镇,有这么一家民营企业。在县残联的引导下,梳理适合残障人士的岗位,坚持“疗为主,工为辅”,在精准解决残障人士就业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本期《走进共富工坊》,带您走进岱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一起去看看那里的共富工坊……
岱津共富工坊就位于东沙镇工业园区,也是首批省五星级“残疾人之家”。依托岱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坊主要以汽车零配件加工为主。这天下午,58岁的汤忠定和其他残障人士一起,正在进行一些简单的小零件加工。
“大家都在一起工作,蛮有趣的,很轻松感觉很好。”残障人士汤忠定说。
多年前,汤忠定是一位肢残人员,无法再从事重劳力,曾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维持生活。得知岱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办“共富工坊”,他向社区提出申请,就近在这里上班。
“都是社区、乡镇推荐来的,我们入户走访确认他们是否适应来这里上班。”岱津共富工坊负责人罗卫芬说。
目前,岱津共富工坊接纳了41名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士入驻。按照社会在岗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大家每月可领取2070元的工资,并享受五险一金。工坊还设有文化活动室、培训室、康复室、食堂餐厅等,并配备了足额的专职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让大家能在集体劳动之余得到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等服务。
“这里是特殊平台,让他们活动、锻炼身体,给他们讲课,还要检查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卫生情况等。”岱津共富工坊工作人员王英飞说。
说起工坊里的暖心事,大家伙儿话匣子就打开了,“会给每个人过生日,还可以去外面旅游。”
而更令人为之欣喜的是,随着技能的提升与身心的康复,有6位残障人士顺利调换工作岗位,进入岱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作,通过劳动,领取更高的工资报酬。
“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在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落下。”罗卫芬说。
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共富的有效途径。岱津共富工坊“托养+增收”的就业新模式,让更多残疾人走上就业共富路,也真正实现了“托养一人、脱贫一户、温暖一方”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为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