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丰收地图”,探索渔村致富路……在岱山本岛最西端,有这么一个村落,以石为景,以渔为生。在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不断挖掘“两头洞”这一IP内涵,努力搭建“海蜇共富工坊”,为村民的生活“增鲜提味”。《走进共富工坊》,今天来到岱西镇双合村。
石道、石壁、石头村……说起双合村,有颇负盛名的石壁景区,更有令人称道的“两头洞”海蜇。早在明清时期,村里渔民就有捕捞海蜇的传统。每年到了7月中旬,村里的渔船齐齐出动,在双合南洞海域开展作业。
双合村里,家家户户最多的是大大小小用来加工海蜇的桶。今年,村民夏志兆家收成不错,小小的屋子里放满了新矾的海蜇,一家三口围着盆,正忙活着。
初矾、二矾、三矾,对于海蜇的加工,百年来,双合村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探索,有着一套较为独特的加工工艺。也正因为这份独特,“两头洞”海蜇受到广大食客的欢迎。今年8月份举办的首届海蜇文化节上,六道海蜇菜肴深深“蜇”服了县内外游客的味蕾。
“有些是朋友带来的,知道这里海蜇不一样,吃起来口感很鲜。”岱西镇双合村村民夏栋一说。
双合村依托固有的捕捞船只和传统的生产方式,不断挖掘“两头洞”海蜇IP内涵,打造双合村海蜇共富工坊……一桶桶贴有“两头洞”统一商标的海蜇走出了岱山,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大门路。今年,双合村还建起了一座乡村非遗馆,通过“两头洞海蜇文化展陈”,推进文旅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现在名气变大了,会有人特地过来买,一年能赚10多万,心里很高兴。”岱西镇双合村村民夏志兆说。
“依托海蜇非遗馆来打造岱西的海蜇共富工坊,希望进一步放大当地特产,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岱西镇党建办主任江飞燕说。
一馆一节,做实做活海蜇文章,大桥时代,地处桥头堡的双合村积极有为。作为海岛县,我县各地以党建为统领,将海岛渔农业、海岛文化、海岛商业资源聚集起来,搭建各色共富工坊,打造各类节日“IP”,赚人气、促共富,不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赶考路上,演绎着更多生动的共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