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离老百姓越来越近

  今年,“一地签约、全省共享”被列入省民生实事项目。2月27日起,签约参保人员在省内所有定点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医保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执行与市内相同报销比例,签约待遇也进一步提高(据《今日岱山》3月9日报道)。优惠越来越多、待遇越来越好,就能让家庭医生成为更多人的“医靠”。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基础工程”。所谓的看病难,往往难在大医院病人扎堆,而基层医疗机构多半门可罗雀,这就造成了医疗资源紧缺与闲置相并存的不合理现象。理想的情形应该是,人们普遍签约家庭医生,都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小病小痛,有需要时才转诊到上级医院。这样一来,大医院不会那么拥挤,就能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现实情况是,岛城就这么大,很多人觉得去一趟大医院也并不麻烦。同样是看病,为什么不“人往高处走”呢?于是,大病小病一概往大医院跑成了普遍现象。医院越大,医疗水平也就越高,即使是小毛病让专家看过也更放心,这种想法也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小病大看”也有诸多弊端。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几分钟就要看完一个病人,难保忙中有失。另外,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病人难免挂错号,医生则要依赖于各种检查,如此折腾实在是受罪。

  签约家庭医生,看病就方便多了。家庭医生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有长期跟踪,这就为平日里的对症下药、危急时的抢救治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需要转诊到上级医院时也可以做到及时、准确。要知道,在发达国家,非富即贵才能拥有家庭医生,在我们这儿寻常百姓就能轻松签约家庭医生,制度优势显而易见。

  自从2015年开始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参保人已可获得诸多服务,包括基于预约的优先就诊、及时处置医疗救助事宜、精确转诊到上级医院专家、一对一健康问题咨询、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个体化健康教育等,性价比越来越高。“一地签约、全省共享”的实现,无疑让家庭医生更亲民。

  让家庭医生成为更多人的“依靠”,必将有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人们在家门口获得优质的健康服务,这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实语境下尤其如此。家庭医生掌管着老人们的电子病历,可以做到没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这种优势是大医院很难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