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频道(2020) > 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城在行动 > 创城在行动

长涂镇入选浙江省文明乡镇
 
  岱山新闻网     2024年4月14日 09:31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村容镇貌显著提升,文明乡风浸润乡村,增收致富百姓得益,这是长涂镇在文明创建过程中收获的丰硕成果。长涂镇围绕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工作持续发力,努力提升海岛生活品质,绘就群众幸福底色,蜕变成了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魅力小镇。近日,新一轮浙江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表彰名单公布,长涂镇入选浙江省文明乡镇。

  提升乡村“颜值”

  增添文明创建新动力

  初春时节的长涂,道路干净整洁,河道水清岸绿,宅前屋后绿植遍布,精致如画的乡村美景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

  近年来,长涂镇持续深化全域海岛大花园建设,紧扣“五美”建设要求,大力实施生态提升工程,整治违法建筑,建设花海工程,加快公厕改造,着力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污水管网检测维修、路面改造、墙体彩绘提升等民生工程遍地开花,村容村貌提档升级,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扎实推进‘浙风十礼’文明品牌在长涂实践,镇里开展‘垃圾要分类’‘文明随手劝’‘车辆随手扶’‘垃圾随手捡’等系列志愿服务。”长涂镇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镇共有志愿者325名。2023年参与志愿服务共计5400余人次、9600余小时。

  在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方面,蓝港微交通建成运行,“无废渔船”创建成为县级试点,长西村获评2023年度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海好有你”海上垃圾分类实现全镇渔船全覆盖并获评浙江省志愿服务大赛银奖、美丽浙江生态环境治理十佳优秀案例,金银渔嫂协会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三八红旗集体。

  坚持价值引领

  提升海岛文化精神气

  在长涂镇的大街小巷,家风家训宣传语格外引人注目。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下,居民素质不断提升,他们自愿当起志愿者,推广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到村庄治理各项事务中。而这只是长涂镇倡导文明新风尚众多举措中的一项。

  近年来,长涂镇还积极开展最美长涂人、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道德评议会等评选活动,选树“好婆婆”“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身边的先进典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连续举办八届“军港之夜”双拥文化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礼遇关爱军人军属、退役军人。

  2023年,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礼堂、阿拉道地会等组织开展公益服务20余次,打造青少年非遗传承、防溺水安全教育等“春泥计划”活动30余场,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化惠民等活动百余场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传播党的政策,及时纾困解难。

  促进产业兴旺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长涂镇这棵梧桐树,正吸引越来越多金凤凰前来栖息。

  来到位于长涂镇长西村的未来乡村,迷人的植物芳香扑面而来,这是村里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探索“田园+”共享模式,打造集中连片粮田和可食地景,完成150亩景观农田种植承包。

  长涂镇实施“党组织+共富工坊+渔农民”联建模式,高质量运营长西租赁房项目,建成投运东剑“幸福之家”食宿体项目,打造“小蓝之家”海上垃圾分类共富工坊,创新海岛共富特色载体,吸纳残疾人、退海渔民等35人,人均每月创收千余元。2023年,全镇四个村实现村集体总收入152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777万元,同比增长7%,四个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

  同时,该镇还落地省级阳光厨房改造、“小岛你好·共富驿站”快递进村、东剑村菜篮子供应点等一批民生项目,着力打造民生“七优享”金名片。

  “增进人民福祉是文明创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在改善生态环境、培育文明风尚、开发特色产业上持续发力,带动乡村不断发展。”长涂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来源: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 周婷 通讯员 吴梦倩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航行的支部”建设助力海岛共富
冬至饺子寄深情 温暖“城市美容师”
“闸”们幸福家 味香暖冬至
暖“新”饺子迎冬至 凝“新”聚力...
加快海岛教育现代化 促进教育优质...
锦元华庭小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
赠送新年挂历 情暖退役军人
医保服务延伸基层 我县首家医保驿...
企业创新力持续升级 产业发展注入...
【聚焦2024民生实事】完善水利基...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