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以“应收尽收、综合利用、以用促禁”为目标,着力构建“1+X”秸秆回收利用新体系,有效推动了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据《今日岱山》10月24日报道)。
岱山好空气众口皆碑,而要始终做到一尘不染、秋毫无犯并不容易,需要方方面面一丝不苟的严格监管、依法治理。禁烧秸秆的规定已施行多年,但一直以来“野火”并未完全绝迹。这似乎表明,在落实禁烧中还得注重疏堵结合,尤其要坚持服务为先。
禁止河边洗涤,不忘设置洗涤平台;整治小区乱晾晒,还得布设集中晾晒点;治理乱停车,就得同时增设停车位;清理飞线乱象,跟进充电桩建设……社会治理实践告诉我们,服务到位了,长效治理才能奏效。不少地方都在开展秸秆回收,为何依然有农户露天焚烧?多半就与服务欠到位有关。
秸秆回收重在生态意义,而从一家一户的“实惠”角度来说,即使有些补贴也不会很多。假如回收点设置不合理,农户要收拢秸秆并送过来,实在有些“鸡肋”。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农民,在既无帮手又缺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付之一炬就成了最经济、最简单的办法。
因此,即使有了秸秆回收的好办法,也依然需要把服务做到家。从前,农忙时节总有轰轰烈烈的支农活动,干部职工乃至学生都要到农村帮一把手。现在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再也无需人海战术,但这种支农助农的好作风依然需要发扬。
第三方服务到田头,履带式打捆机连片收,这种创新做法解决了农户回收秸秆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我县还积极探索推广“秸秆换肥”等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户参与秸秆还田与离田利用的积极性。
城乡环境整治一直在推进,而人们的文明素养、环保意识也在水涨船高,露天烧荒日益成为不受待见的陋习。在落实常态治理的基础上,更好地跟进服务工作,切实化解秸秆回收难,美丽田野终将告别烟熏火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