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岱山县新希望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增收创富的模式(据《今日岱山》11月12日报道)。沙洋花生越来越受市场认可,主动上门的订单越来越多,这也揭示了“一粒花生”与“一筐花生”的内在逻辑。
卖花生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太多的地方都产花生,要想让人家舍近求远来买沙洋花生,总得要有个理由。“合作社+农户”的好处在于,可以把“一粒花生”变成“一筐花生”,大家联合起来就有了规模效应,也有了统一品牌,这就容易占据市场。当游客的眼球被沙洋花生牢牢吸引时,显然有理由认为这不是一般的花生,而是“人有我优”的特产,争相购买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沙洋花生原本就是好花生,由合作社规模经营后,更可以规范工艺、统一口味,避免“一家一个味”。如此一来,自然就有了更高的市场认可度、顾客忠诚度。很多“就好这一口”的外地消费者之所以千里下订单,就是因为沙洋花生品质稳定,这显然是一家一户各自经营难以做到的。
农产品“难卖”是影响农户致富的绊脚石。金万国领头成立合作社后,既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问题,也稳定了沙洋花生的货源,可谓有合作才会有共赢。“一粒花生”变成“一筐花生”,这也是聚沙成塔的共富模式。
沙洋花生的“合作社+农户”模式,应该也适用于更多的农产品。海岛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不少优质果蔬,但往往深藏闺中不为人知,靠一家一户的提篮小卖,往往大市场进不去而家门口又卖不掉。假如能像沙洋花生那样抱团取暖,说不定就能形成更多可以进军农博会的拳头产品。这样一来,农户积极性提高了,“希望的田野”必然生机勃勃。
眼下的农村老龄化现象突出,但假如能靠种植业致富,原本靠赡养的老人也能凭“老手艺”挣到钱,这无疑有利于共同富裕。关键是,共富需要领头雁。多一些像金万国那样的能人,用合作社将大家整合起来,一盘散沙才有望成为遍地黄金。
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就要多多培育领头雁,从而不断复制“一粒花生”变“一筐花生”的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