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养殖与加工是衢山镇皇坟村的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紫菜旺民共富工坊,农村职业经理人澹台思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包装设计、营销推广等各项事务,将紫菜产业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在衢山镇皇坟村的海边,紫菜养殖区犹如一幅幅绿色的画卷铺展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随着潮水退去,村民们纷纷开始收割紫菜,农村职业经理人澹台思伟也在岸上忙碌着。“这些都是村里的大叔刚刚收上来的紫菜,收得比较多,所以要赶紧把这个紫菜洗出来,待会儿还要用山泉水再清洗第二遍。”澹台思伟说。
由于“头水”紫菜的采收期很短,一旦成熟,就要尽快采收。澹台思伟和村民们清除掉紫菜中的细沙和杂质后,将其运送至晾晒场,均匀地铺晒。澹台思伟说,一般收割紫菜前会提前看好未来两三天的天气预报,选择晴到多云、微微西北风的天气,让阳光慢慢带走水分。“一般需要晾晒2天,现在看都是比较绿的,等晒干后会乌黑发亮。主要保持紫菜的原汁原味,都是纯天然的。”澹台思伟认为,只有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紫菜的质量和口感。
说起紫菜,澹台思伟侃侃而谈,但事实上作为农村职业经理人,他只在皇坟村呆了大半年。“刚来的时候,衢山话是一句都听不懂,现在半猜半想,不会答非所问了,整个村里书记、村民、大姐大叔都对我挺照顾的。”澹台思伟说,现在已经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他也会充分发挥自己在市场营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打响紫菜品牌。
“来之前也是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毕竟是一个村集体项目,要带村里挣钱,还是希望能实实在在地做到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共同创收。”澹台思伟觉得农文旅融合是发展紫菜产业的好路子,他也积极参与产供销各个环节,出谋划策,尤其在产品外包装上下了一番功夫。
“今年我们设计了一个小包装,图案上选择的是观音塔、风车、海滩,整个衢山岛的主要元素都在里面。另外还做了一个桶装的紫菜汤,无论在车站,还是在学校、码头随时随地可以用开水冲泡,直接吃比较方便。”澹台思伟说。
为帮助村民更好地掌握紫菜养殖和加工技术,澹台思伟牵线搭桥,不定期邀请专家来村里授课,同时联系各地酒店餐馆,拓宽紫菜直销渠道。如今,皇坟村的紫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亮点,不时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采购。“小伙子很能干,包装设计、网上推销样样行。”澹台思伟凭着专业技能和干劲,得到了村里的一致好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如今,皇坟村的紫菜产业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之路也越走越宽,澹台思伟表示,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