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理论和舆论同频共振,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是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的政治使命和职责所在。在当前的传播生态下,提高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能力,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在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好各种新媒体平台,用人民群众愿意听、喜欢听、听得进去的话,讲好党的创新理论。
第一,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舆论场上是是非非、莫衷一是,最终还是要看党报党刊怎么说。党报党刊具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仍是人们接受、内化、转化党的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的极其重要的途径。要做好“三论”,及时快速、立场鲜明、全面准确发出党的声音。社论具有定音定调的作用,评论具有引领的功能,言论具有广开言路、正面引导的功效。就社论和评论来说,要做好上下结合的文章,不能上下一般粗。不同层次的党报党刊一定要找准自己的落脚点,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重大战略部署的社论,要通过标题、版面位置等“技术性”安排,凸显出其重要性。重大的理论课题,可以组织系列评论。热点话题则要注重反映方方面面“怎么看”的声音,可以通过设置话题、组织圆桌论坛等,让“大家说”。同时,要创新表达方式,以更丰富的形式、更为读者乐见的方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如《群众》杂志探索推出的理论特写、理论故事、锐词等栏目。
第二,注重运用好各种新媒体平台,发力“移动端”。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注重建设和运用好各种新媒体平台,不仅扩大了传统主流媒体的受众面和影响力,更通过有效整合、融合其它媒体资源,扩大了容量,助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发力“移动端”,对理论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丰富健全传播载体和平台,再造传统理论产品的生产流程,锻造全能型编辑记者,在传统理论产品的创新与转化上下功夫。一要打造有标识度的平台,增强用户黏性。如澎湃新闻,新华日报的交汇点客户端,《群众》杂志微信公号等。二要推出精品力作。我们现在很多新媒体产品的生产方式还是传统的,只是在新媒体上传播罢了。一篇新媒体产品的背后是一个“库”,是无限广泛的资源链接,在这点上我们仍需加强。三要做好分众传播,把握好专业和精准两个方面。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平台,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
第三,探索创新理论产品的轻量化表达方式。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融合也要联合,主流媒体可以发挥自己的平台和组织优势,和高校、理论研究机构、艺术院团、机关部门、基层单位等开展合作,打造丰富多彩、为受众乐见的“理论+”产品形态。“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品牌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实践,新华红“思享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群众杂志社主办的艺术思政课《追光》等都是这方面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