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单次更换一根2800米的长距离输送带,我们的设备大约需停机8个昼夜。但现在采用这种500米的皮带,配合这套全新的装置,更换效率大大提升,真正实现降本又增效。”
这些天,在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BC9D皮带机修理现场,由该码头创新工作室带来的一套“500米眼镜卷”输送带牵引释放装置,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据舟山鼠浪湖码头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皮带机机械负责人李利锋介绍,对于散货码头而言,皮带机是高效稳定运输货物的关键设备。而其中的输送带因高温高湿环境、高强度作业下加速老化、磨损等原因需定期更换。
而作为年货物吞吐量超7200万吨的专业化散货码头,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近三年年均更换输送带约7500米,其中长距离钢丝芯输送带约5600米。“这些皮带机上的输送带长且重,更换并非易事。”李利锋补充道,“每次更换输送带,需分段运送至机旁后,再通过接头硫化将多段皮带连接。而连接两段皮带的工艺,单个接头制作需耗时10个多小时,存在单次运送长度受限、更换耗时长等缺陷。”
以该码头最近一次2800米长距离输送带整体更换为例,传统更换工艺下,需将12卷长度为250米的标准输送带运至现场,并完成12个接头硫化,累计影响设备停机8昼夜。那么,如何高效更换输送带,才能提升码头生产效能、降低维护成本?对此,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创新工作室进行深入研究。
“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单卷输送带长度、减少接头硫化次数’。”经过一段时间研发,该工作室以500米作为单卷输送带长度,并为其量身设计了一套“500米眼镜卷”输送带牵引释放装置。
实践证明,采用全新长度的单卷输送带并配合这一新装置,可节约6卷输送带的现场更换和接头硫化时间,单次可节省硫化成本近15万元。而按码头现有装卸作业效率计算,如果将节省的输送带整体更换作业时间用于生产作业,可为企业增加营收近850万元。
近年来,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在加快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注重创新为企业发展所带来的驱动力,依托创新工作室,为职工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不断寻求码头生产新动能。
截止目前,该码头创新工作室累计完成创新项目53项,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0项。李利锋说:“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科研工作与实际生产深度结合,不断优化改善码头生产管理工艺,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为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增添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