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集中用餐单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近期岱山县市监局对企业食堂开展了“红黑榜”评价检查,有3家企业食堂上红榜,5家企业食堂上黑榜(据浙江岱山发布微信公众号4月22日报道)。
一日三餐,饮食乃民生大事,餐桌上的食品安全与民众健康息息相关。单位食堂承担着为员工提供餐饮服务的重要职责,其运营效果对于保障员工健康、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单位凝聚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食品安全无疑是这一系列效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将卫生状况良好、操作规范的单位食堂列入“红榜”,这一举措犹如树立起了一块醒目的招牌。它不仅是对这些食堂过往努力和成绩的高度认可,激励着它们继续保持优秀,更是为其他食堂树立了学习的标杆,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红榜”榜样的带动下,其他食堂有望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全力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习惯,进而有助于在整个餐饮行业中营造出一种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有立也要有督。将卫生状况差、制度执行不力的单位食堂列入“黑榜”并公之于众,这一做法无疑是对这些食堂的一种严肃警告和严厉督促。无论是出于羞耻感还是压力,这种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都将对促使这些食堂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黑榜”的存在也会产生强大的震慑效应,促使其他食堂能够从这些反面案例中深刻吸取教训,真正引起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从而消除侥幸心理,认真贯彻执行相关规定,确保食堂餐饮安全。
“红黑榜”是餐饮行业推进食品安全管理的一项创新举措,其实施效果值得期待。当然,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红黑榜”制度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完善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强化部门间的协同执法等多方面措施共同发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充分发挥“红黑榜”制度的作用,并在综合施策的加持下,单位食堂在内的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定会见实效、有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