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新闻 > 蓬莱时评 > 地评线

在人工智能时代 真情实感是最好的传播算法
 
  岱山新闻网     2025年5月6日 11:37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近日,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910班学生张潇冉的作文《旧轨还乡》感动无数网友,还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转发。一篇寒假作业引发全网乡愁共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少女的文学天赋,更照见了这个时代对真实写作的集体渴望——在AI生成万字长文只需3秒的今天,那些从生命褶皱里生长出的文字,依然是最稀缺的精神解药。

  这篇作文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是对当下写作生态的必然回应。在AI写作大行其道、模板化作文泛滥的今天,张潇冉的文字力量,源于对生活最本真的凝视。张潇冉用绿皮火车上爷孙互动的细节,将“隔代亲”的温暖具象化为“爷爷为孙子蜷缩在卧铺尾部”的画面,用“孩子爱吃”四个字戳破了商业推销的话术泡沫。这些未经修饰的日常切片,恰恰构成了对抗信息茧房的文学疫苗。正如内蒙古文旅厅的回信不再使用标准宣传话术,转而用草原的真实呼吸回应少女的乡愁——当真实成为沟通的密钥,程式化表达构建的认知壁垒便不攻自破。

  《旧轨还乡》的破圈传播,本质是一场关于文明存续的隐喻。当AI能精准模仿名家文风却模仿不了姥姥手心的温度,当算法推荐千万条旅游攻略却算不出故乡晚风的方向,张潇冉用行动证明:写作的本质是生命的在场证明。那些从真实土壤里长出的文字,自带抵御技术异化的基因。它们不需要流量加持,因为人心的共鸣就是最好的传播算法;它们不畏惧时代更迭,因为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精神锚点。

  一篇回乡小作文,也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大课题。即便是人工智能快速崛起的时代,我们还是要呵护好内心的真情与感动,用我们的真情与感动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当我们把作文课变成观察课,当语文教育从“好词好句”回归“真情实感”,或许就能培养出更多“张潇冉”,在技术狂飙的时代为文明守住精神原乡。毕竟,再先进的技术也复刻不出爷爷卧铺上的体温,再智能的AI也生长不出辉腾锡勒草原上的野黄花——这才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不可替代性”。

 
来源: 作者:爱笑的饼哥 初审编辑:陈慈君 责任编辑:王朋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工会驿站扩面增量 温暖服务户外劳...
我县一检测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
润和催化入选全市首批企业研究院
县教育局公布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
县政府党组召开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县政府召开第四十三次常务会议
“五一”假期商贸活跃 消费市场活...
“五一”假期 全县水陆客运量超18...
“五一”假期:我县旅游人次、旅...
节日看文明旅游:出游不文明 陋习...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关于我们 |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