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新闻 > 蓬莱潮人

守护海岛“夕阳红”——记2024年第四季度“舟山好人·助人为乐”何桂燕
 
  岱山新闻网     2025年5月27日 09:22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衢山岛瀛洲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何桂燕正和几位志愿者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刚收来的蚕茧,那些洁白的茧子在晨光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养了一个多月,终于收茧了。”何桂燕说着,将手指轻轻抚过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可以用它们做蚕丝扇、蚕丝罩,还有蚕丝帕。”这不是普通的手工活动,而是何桂燕精心为老人们设计的“暖心工程”。十年来,这位普通的衢山女子用自己的一双手,编织了一张温暖的网,将岛上孤寂的老人们紧紧包裹其中。

  上午九点,何桂燕匆匆收拾好活动室的材料,拎起药袋快步走向颜阿婆家。雨后的石板路有些湿滑,她却走得稳健而熟悉——这条路,她已经走了上千次。“阿婆,药给您送来了。”何桂燕轻车熟路地推开门,将药盒放在老人触手可及的地方。83岁的颜阿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桂燕啊,你来得正好,快教教我怎么用手机拍照,我想给孙子发张照片。”这样的场景在衢山岛上再平常不过。从最初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送餐员,到如今成为老人们口中的“贴心女儿”,何桂燕用十年时间,将自己的生活与岛上老人的需求紧紧绑在了一起。

  随后,何桂燕又去了郑大爷和阮阿婆家中,何桂燕蹲在地上为老人洗头。温水顺着银白的发丝流下,她动作轻柔得像对待珍宝。“这几个女孩子都很好,特别是她。”阮阿婆夸赞道,“我有事了一喊就到,比亲闺女还贴心。”

  十点刚过,替老人洗完头发,天空又飘起了细雨。何桂燕顾不上换下被雨水打湿的外套,匆匆赶往食堂取餐。“刘阿婆腿脚不好,得趁热把饭送去。”她边说边将饭盒裹进保温袋,动作娴熟而迅速。独居的刘阿婆家住在半山腰,雨天路滑,何桂燕却坚持每天送餐。“你自己穿得暖和点,这几天外面别出去了。”她一边摆放碗筷,一边絮絮叮嘱,“下雨出去又摔跤了怎么办?”直到看着老人开始吃饭,何桂燕才放心离开。

  这样的送餐路,何桂燕一走就是十年。夏日酷暑,冬日寒风,从未间断。“让他们开心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到很满足。”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坚持的动力。

  午后,何桂燕回到活动中心,开始筹备下午的亲子手工课。墙上挂着的照片记录着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老人们学做手工时的专注神情,孩子们围坐听故事时闪亮的眼睛,残疾人朋友第一次完成作品时的自豪笑容……

  “何姐就像我们的领头羊。”志愿者毛维波这样评价,“老年人有一句话有什么,她马上会去干的。她是眼里有活的人,无怨无悔地付出。”

  从最初的十几人,到如今的五百余人,“千岛衢山妈妈”公益团队在何桂燕的带领下不断壮大。“现在我们不光开展老年人的活动,还拓展到‘一老一小一残’。”何桂燕介绍,“关心、关怀、慰问,以及青少年、儿童的互动陪伴,都在我们这里全面开展。”

  傍晚时分,活动中心的灯光依然亮着。何桂燕在整理明天的活动材料,窗外的海风轻轻拂过,带着咸湿的气息。这座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小岛,因为有何桂燕这样的“点灯人”,而显得格外温暖。

  当我们问及未来的打算时,何桂燕只是笑笑:“只要老人们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做下去。”这句简单的承诺,胜过千言万语。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何桂燕带给我们的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无私的爱与持之以恒的善,这或许就是“舟山好人”这个称号最真实的注脚。

 
来源: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 孙贝妮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王朋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幼儿军警课 童心系国防
“曲艺+宣讲” 入耳又入心
文化沁润 平安同行
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走进衢山镇
改造单车道 畅通农村公路
【安全生产在行动】东沙镇:聚焦...
我县召开“一企一服务”活动暨石...
【实干奋进年】唯实唯干 奋斗奋进...
古渔镇新体验 机器狗逗你“玩”
公益培训助你“巧收纳 慧生活”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关于我们 |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