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承诺 少些证明

  近期,东沙镇桥头村通过反向测评表向县委社会工作部反映,县农业发展集团要李先生出具自产自销证明才能享受摊位租赁优惠。县委社工部接到问题后,迅速与县农业发展集团沟通协商,依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整改,最终以“承诺书”替代村社证明,顺利解决群众难题。多些承诺、少些证明,应是政务服务的必要改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办事难多半在于“证明难”。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就该大规模清理无需证明事项。因为各种不必要的证明是设在老百姓办事途中的“地雷阵”,只要踩住一个就没法再往前挪步。而要让村(社区)干部去逐一“排雷”,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以至于耽误服务群众的主业。我县制定出台《岱山县不应由村(社区)出具证明指引清单》,列明28项不再由村社出具的证明事项并切实加强监督。如此对症下药,实为必要。

  必要的证明当然是不能免的,相信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人们办理户籍证明、房产证明之类的证明事项也会越来越便利。难就难在诸如“你菜是你种”“你妈是你妈”之类似是而非的证明,一概清理或许有失偏颇,但留下尾巴又会添乱添堵。对此,多些承诺、少些证明不失为和解之道。

  不可否认,以承诺代证明也会带来诸如弄虚作假的风险,但反过来说,盖了章的证明也未必完全可靠。风险是可防可控的,还可以通过完善惩戒制度来治理。为了防止小概率风险而导致证明泛滥,无疑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建设诚信社会,就该在严惩失信行为的同时,给予公民必要的授信额度和自律空间,这样才能体现诚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