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公众对碘缺乏病防治的科学认知,县疾控中心近期积极开展“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宣传活动(据“岱山新闻网”6月26日报道)。
碘被誉为“智力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或缺的原料。甲状腺激素对于维持人体新陈代谢、促进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胎儿、婴幼儿和儿童时期,碘对智力与体格发育的影响极为深远。
或许许多人并不知晓,中国曾经是碘缺乏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995年我国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通过这一简便、有效的举措,成功降低了因缺碘导致的智力发育迟缓、孕妇早产流产、胎儿先天畸形、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等问题。“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是今年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主题,也是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新要求。
科学补碘,首先要对岱山补碘现状有一个正确认识。海岛居民普遍认为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碘元素,自己不需要补碘,事实并非如此。从地域来看,几年前的一项饮用水碘含量调查数据显示,舟山地区属于轻度缺碘地区;从膳食习惯来看,虽然海岛居民喜欢吃海鲜,但鱼虾贝类海产品的含碘量并不高,海带、紫菜虽然含碘高,但又不常吃,总体而言海鲜摄入量不能满足人体碘的需求。所以,海岛人仍需补碘。
在此基础上,要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为民众补碘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岱山是产盐区,碘盐生产可细化分类、丰富品种,让民众有更多选择余地。针对孕妇、青少年、银发族、成年人的不同需碘量,医疗、科普机构应做好专业性的宣传和引导。面向未来,还要加强监测体系建设,评价指标应回归到以病情和人群碘营养指标为主,以防治措施指标为辅。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科学补碘为武器,向碘缺乏病说“不”,我们定能共同迈向安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