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以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全力破解涉企多头重复低效检查难题,着力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截至目前,联合检查实施率达到82%,为岱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新动能(据“岱山生活”客户端7月2日报道)。
任性妄为的涉企行政检查,不仅会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营商环境,还会给行政检查机关增加工作负担,损害行政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涉企行政检查需要在必要性和合理性之间找到平衡。
涉企行政检查具有现实必要性。这既是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也是确保正常生产秩序的得力举措。然而,如果各类“检查”异常频繁,不仅加重企业负担,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掣肘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一些企业为此身心俱疲,颇有微词。
眼下,可谓“瘦身”正当其时。近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布我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成效与创新实践。按照《岱山县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县里统筹协调涉企行政检查及实施“综合查一次”,严格落实备案制度,夯实监管责任,推广非现场执法,拓展监管维度,优化指导服务,从而精准赋能企业。
截至目前,全县通过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开展行政检查690次,检查数量同比下降53.65%;累计检查市场主体726户次,其中涉企检查426户次,同比降幅分别达44.07%和58.52%,联合检查实施率提升至82.39%,涉企检查亮码率实现100%。如此大刀阔斧做“减法”,势必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也必将通过“减负”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涉企检查“减”下去,惠企服务“加”上来。涉企行政检查要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让企业经营发展轻装前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