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BA”舟山赛区预选赛在舟山体育馆火热开赛,岱山、定海、普陀、嵊泗四个代表队展开两轮比拼,现场气氛热烈,观众热情高涨(据“岱山新闻网”7月15日报道)。
与“NBA”相比,“浙BA”舟山赛区预选赛在专业性上显然只能算“草根班子”,尽管“土”味十足,如中场休息期间设置有互动环节,向观众派发海鲜、特产等,但并不能阻止群众对它的热爱。赛场上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这简直就是渔农村版“NBA”。“浙BA”就像一把火,点燃了渔农村的活力和激情。
“浙BA”舟山赛区预选赛的火爆,说明农村群众对文体活动有着旺盛需求。近些年,随着渔农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渔农民朋友精神文化需求也水涨船高。精彩激烈的篮球赛、足球赛,优美欢快的广场舞,这些乡村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是对全民健身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浙BA”篮球预选赛有着浓浓的“烟火气”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满足了群众的文体精神需要,也搭建了一个加强沟通、增进感情的桥梁,其火爆绝非偶然。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实践证明,文化建设体现着人的精气神、价值观,能够激发乡村振兴“软实力”。“多一个球场,就少一个赌场;多一张书桌,就少一张牌桌。”类似渔农村版“NBA”这样的活动多起来,不仅可以改善渔农民的精神面貌,培育出良好的乡风、民风,还可以深化乡村振兴内涵,增强乡村振兴动力和活力,让“体育+农文旅”融合发展。
火爆的“浙BA”,只是一个开始。在广大的渔农村,应当有更多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与乡村振兴相向而行、互相促进。重视乡土文化的滋养作用,把乡土文化的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渔农民群众性文体活动,拓展乡村文化的时代内涵,并对其潜能进行深度挖掘和持续探索,乡村文化就会向着更加广阔、更有开创性的方向发展。这是“浙BA”蓝球预选赛带给我们的启示。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火爆”的“浙BA”蓝球预选赛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上作出了良好示范。期待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把文体活动融入乡村振兴,释放乡村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