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岱东镇,戎杏翠一家过着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生活。这个由退伍军人马来治和妻子戎杏翠组成的家庭,用三十年的时光诠释了新时代文明家庭的深刻内涵。
清晨六点,79岁的马来治准时起床。这位退伍四十年的老兵,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生活习惯。在担任村党支部委员期间,他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镇村组织的志愿活动。2018年台风来袭时,他冒着风雨帮助村民转移,自己家却因此受损。对此他只是简单地说:“这是党员应该做的。”在他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养成了参与公益的习惯,累计为灾区捐款数万元。
作为一家之主,马来治努力扮演好每一个家庭角色。退休后,他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每周都会去看望年迈的父母,陪他们聊天、吃饭。妻子戎杏翠说: “他总说要多陪陪老人,不要留下遗憾。”作为丈夫,他与妻子相敬如宾,遇到事情总是商量着解决。在教育孩子方面,他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孩子们独立自强的品格。如今两个儿子都已成才,都继承了父亲认真负责的作风。
妻子戎杏翠是这个家庭的“贤内助”。她勤俭持家,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丈夫工作繁忙时,她主动承担家务,从不让他为家事分心。作为媳妇,她尽心侍奉公婆,经常陪老人聊天解闷。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爱,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她还经常提醒丈夫要廉洁自律,被邻里称为“廉洁监督员”。
在这个家庭的熏陶下,两个儿子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大儿子说:“父母教会我们最重要的是做人要诚实守信。”小儿子则表示:“父亲的身教重于言传,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
夜幕降临,戎家常常洋溢着欢声笑语。有时是一家人围坐看电视,有时是一起包饺子。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正如戎杏翠所说:“家庭幸福不在于多么富有,而在于家人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马来治用军人的品格影响着家人,戎杏翠用传统美德维系着家庭,孩子们用实际行动延续着家风。这样的家庭,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