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非遗文化、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县文明办启动暑期“春泥计划”系列活动。7月16日上午,首场活动传统盐雕手作体验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授课老师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学生完成盐雕作品。据悉,暑期“春泥计划”还将推出“渔绳结技艺传承”“传统鱼拓画体验”“渔家古风手包制作”等非遗课程,激发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据“岱山生活”客户端7月16日报道)。
暑假期间,县文明办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假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快乐度过假期。无论是制作盐雕作品,还是开展“渔绳结技艺传承”“传统鱼拓画体验”“渔家古风手包制作”等非遗课程,这些活动都从小切口入手,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兴趣,用传统文化增智强身。
县文明办启动的暑期“春泥计划”系列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也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与民族记忆的集中反映,是民族情感表达与民族精神传递的重要载体。通过让学生观摩非遗制作过程并亲手参与其中,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提升审美水平,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知识的跨越。这样的活动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完美结合。
随着暑期“春泥计划”系列活动的扎实推进,非遗与研学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假期生活的一道特殊风景,激发出众多学生的兴趣。非遗内容的开发、社会资源的支持以及专业人士的指导,共同助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