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沙镇桥头社区聚焦老年群体需求,通过精准化、常态化的服务举措,让“桑榆不晚,夕阳更红”成为基层为老服务的温暖注脚。
在桥头社区活动中心,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保健品推销、冒充亲属借钱等案例,为老年人开设了量身定制的反诈课堂。如何辨别虚假信息、天上不会掉馅饼等实用知识让在场老人频频点头。居民严亚琴说:“社区每月都会组织两到三次反诈课程,上周刚举办过一场。”
隔壁的有声书屋里,几位老人正戴着耳机听书。这里配备的10台智能设备连接着7万册云端图书资源,老人们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阅读自由”。东沙镇桥头社区党支部书记翁叶介绍:“考虑到老年人对数字化设备存在使用障碍,我们安排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位老人都能掌握操作方法。”
针对独居、残疾等特殊老年群体,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加强安全排查。在97岁独居老人方竹青家中,网格员刘彩银、鲁慧娜发现煤气泄漏隐患后,立即关闭阀门并提醒:“您平时要当心,遇到问题随时联系我们。”方竹青感动地说:“居委会经常来看我,过年过节还送东西,就像家人一样。”
为了让服务更精准,网格员在走访中会收集老人的各类诉求,再对接资源按需服务。今年以来,桥头社区根据清单已为8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了上门理发,并多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受益居民达200余人次。翁叶表示:“提醒老人雨天收衣、降温添衣都是小事,但对老人来说就是大事。我们多走动,老人就能少些隐患、多份安心。”
从反诈课堂到有声书屋,再到网格化服务,桥头社区用一件件实事构筑起老年人的幸福港湾。据了解,社区下一步将联动医院、理发店等商户,构建“社区+志愿者+商户”的服务模式,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