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沙镇桥头村,有这样一位基层干部:他身兼数职,既是水库安全的守护者,又是老年活动的热心组织者,还是村民们随叫随到的电工、调解员。十年如一日,他以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成为村民心中温暖的依靠。他就是获评2025年第二季度“舟山好人·敬业奉献”的鲁燕明。
近日下午两点,烈日当空,鲁燕明在桥头村小蓬莱水库边开始当天的第二次巡查。他仔细检查水面与岸边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我们每天早、中、晚各巡查一次,确保村民安全。”鲁燕明说,“万一水库出事,责任重大。遇到钓鱼或游泳的村民,我们都会耐心劝离。”水库安全关系到村民的生命安全,鲁燕明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天三次的巡查,他从未有过丝毫懈怠。这份坚守,源于他对村民的深深牵挂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巡查完水库,鲁燕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正在改建的门球场。作为今年村里的民生实事项目,这里承载着众多老年人的期待。“村里老年人多,门球场建好后每天能有十几个人来打球。”望着施工现场,鲁燕明眼中满是憧憬。为丰富老人精神生活,他时刻关注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
下午三点多,村民毛雅琴打来求助电话:“鲁书记,我家电路故障了,冰箱里的药品可不能坏啊!”鲁燕明二话不说,立即拿上电工包赶往现场,并迅速修好了故障线路。几年前,他特地自费学习电工知识,只为更好服务群众。“多学一门技能,就能多帮村民解决一个问题。”这份用心,村民看在眼里。村民毛雅琴感慨:“叫他一声,什么都会弄,我们看着他从小长大,再好不过了。”
在桥头村,许多村民都曾受益于鲁燕明的帮助。曾有两户人家因矛盾激化互不相让,他展开“蹲点式”调解:“我们早上去、中午去、晚上去,一直在他们家做思想工作。”凭借耐心与智慧,他最终化解矛盾,让两户人家重归于好,维护了村庄和谐。
桥头村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约70%,鲁燕明的电话成了名副其实的“便民热线”。“我们定期询问村民需求,网格里有事村民也会第一时间打我电话。”他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村民有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他的身影穿梭在村庄的各个角落,成为了村民心中最可靠的人。
鲁燕明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热情的服务态度,不仅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交口称赞,也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东沙镇桥头村工作人员毛双燕说:“燕明对村民的事很上心,有需要马上就去帮忙。大家都认可他的工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同事眼中,他是敬业奉献、团结友善的典范。
从电工到调解员,从水库巡查到门球场建设,鲁燕明始终将热情化作服务乡亲的实际行动。他是村里的“万金油”,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是群众的贴心人,用真心和付出,温暖着每一个村民的心。在桥头村这片土地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书写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他的事迹如明灯,照亮村庄前行道路,也激励更多人在基层岗位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