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岱山沙洋晒生”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我县首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也为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国字号”新名片(据“岱山新闻网”8月13日报道)。
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每个地理标志产品都浓缩着一方水土的资源优势与百姓的勤劳智慧,既是一个地方的“品质代言”,也能强农富民的有力抓手。岱山沙洋晒生种植于沙质土壤中,采用盐水蒸煮与露天晾晒工艺制作,形成皮薄白净、咸鲜带海味的独特风味。此次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是对其品质与管理的权威认证,不仅有利于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将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岱山沙洋晒生”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可喜可贺,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当下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比如种植规模小、产品开发不充分、生产标准欠缺、专业技术支持弱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借助品牌影响力,让“岱山沙洋果晒生”产得更多、卖得更好,仍需多措并举。
着力提升产品品质。地标产品之所以成为市场“香饽饽”,关键在于品质过硬。接下来,要继续从良种、良机、良机、良田入手,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全过程加强品质把控和动态监测,确保地标产品既有好品质,又能卖出好价钱。
走好产业化之路。没有产业化,品牌容易“空心化”。可依托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模式联农带农,构建种植、精深加工、电商服务的产供销一体化网络,打造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小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壮大为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