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灯 照亮母亲重生之路

  在高亭镇大岙一村,有这样一位青年,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与深情,书写了一段孝老爱亲的动人篇章。他,就是於浩军——一个用行动诠释“百善孝为先”的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

  1987年5月,於浩军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海岛家庭。父亲於水平,是木工世家的传人,后成为忠于职守的灯塔员;母亲夏友菊,自幼历经风霜,出生仅17天便因海难失去了父亲,与外婆及两个兄弟相依为命,练就了勤勉坚强的性格。於浩军自幼耳濡目染,将母亲的艰辛与坚韧铭记于心,诚实孝顺、谦虚好学的品质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於水平的职业特性,让这个家庭多了几分不凡。九十年代末,当於水平独守洛迦山灯塔,面对恶劣环境和寂寞难耐时,是夏友菊勇敢地提出陪伴他,共同守护那座照亮航路的“夫妻灯塔”。他们的故事,如同那永不熄灭的灯光,温暖了冰冷的海风,也照亮了於浩军成长的道路。

  岁月流转,於浩军以优异的成绩从宁波大学毕业,成为银行的一名副行长,定居宁波,娶妻生子,生活看似圆满。然而,命运的风暴悄然袭来。2020年春节,母亲因脑积水导致自身免疫性脑炎陷入深度昏迷,生命垂危。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於浩军没有退缩,他毅然挑起救治母亲的重担,独自带着150多斤重的昏迷母亲,辗转六家医院求医,从岱山到舟山,再到杭州、上海,每一次转院都是对体力与意志的极限挑战。他边工作边处理母亲的治疗事宜,工作间隙便守在母亲身边,那双因流泪和熬夜布满血丝的眼睛,见证了他对母亲深沉的爱。

  高昂的医疗费用如同巨石压肩,但亲朋好友的援手让这份重担得以缓解。然而,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才是最大的挑战。面对母亲的病情和单位的期望,於浩军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回家照顾母亲。他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但母亲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份决绝与牺牲,让所有人动容。辞职后的於浩军,全身心投入母亲的护理中:从上海到宁波,他在医院旁租房,购置专业设备,学习护理知识,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五餐营养搭配、鼻饲操作精准、定时翻身防褥疮……他的每一天都围绕着母亲的康复展开。

  经过两年零六个月的漫长等待,夏友菊终于在2022年8月苏醒。那一刻,於浩军的泪水夺眶而出,所有的辛苦与付出在这一刻化为无尽的喜悦。如今,夏友菊已能基本自理,在丈夫陪同下于阳光下散步,对生活充满希望。她常说:“我的第二次生命,是靠儿子的孝顺和丈夫的关爱。”而於浩军也进入国企工作,开启了人生新篇章。这位海岛孝子,以爱为灯,照亮了母亲重生的道路,也温暖了每个人的心房。他的故事,是对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更是对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生动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