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新闻 > 蓬莱时评 > 地评线

于浪潮中,见东之极
 
  岱山新闻网     2025年8月28日 16:00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作为土生土长的舟山人,看《东极岛》时,银幕里的海浪声总让我想起家乡码头的潮涌。这部围绕“里斯本丸号”事件展开的电影,于我而言不只是一部作品,更是对祖辈故事的回望。

  影片的用心,藏在每处熟悉的细节里。剧组在东极岛原址运石重建渔村,1:1还原沉船,还攻克水下实拍难题。当银幕上出现东极岛的礁石、渔村的石板路,那些带着咸湿海风的场景,瞬间唤醒了我对家乡的记忆——这不是虚构的布景,是我们舟山人世代生活的土地。

  片中角色,更像我记忆里的长辈们。阿荡不懂“国际道义”,只认“见人落水必救”的理,这正是舟山渔民刻在骨子里的规矩;阿赑从自保到勇救他人的转变,藏着普通人在危难前的成长;阿花带领渔民出海的身影,让我想起奶奶说过的“渔村里的女人,从来都能顶起半边天”。他们或许不完美,却真实得像曾在码头擦肩而过的邻里。

  有人质疑剧情改编,但身为舟山人,我更珍视影片传递的精神。1942年,祖辈们冒着炮火救起英军战俘,不是为了名声,只是出于“人命大过天”的本能。这份超越国界的善良,是舟山历史里最耀眼的一笔。如今电影把它讲给更多人听,就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

  《东极岛》或许有争议,但它让更多人知道了舟山不只有海鲜与美景,还有祖辈们用勇气与善良写就的故事。走出影院时,海风仿佛还在耳边,我想,这便是这部电影最珍贵的意义——让舟山人的精神,随海浪传向更远的地方。

 
来源: 作者: 初审编辑:陈慈君 责任编辑:王朋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岛城抗战记忆】“第三中队”—...
【我们的节日】高亭镇举办“七夕...
【我们的节日】巧手做巧果 浓情过...
县妇联:“新婚导航课堂”为新婚...
浪漫“七夕”节 新人领证忙
【高温下的坚守】电力巡检员:我...
生态修复 废弃矿山重披“绿装”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同心”筑梦 “青年小店”绽放创...
盐碱地水稻长势喜人 亩产有望突破...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