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菜园”实惠又美观

  近日,东沙镇泥峙村江窑湖“一米菜园”项目完工,既为村民提供了精致实用的菜园空间,又提升了乡村田园风貌(据《今日岱山》8月26日报道)。这一模式既实惠又美观,各地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广。

  美丽乡村建设在优化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全域旅游发展。但当前仍存在局部美、点上美的问题,需持续推进全域美、全线美。泥峙村将江窑湖紧邻燕黄线的一片闲置农田改造成“一米菜园”,通过配备独立灌溉水井、实行分区种植管理,实现了土地活化。村民踊跃认领后,未来将呈现绿色菜园与劳作场景交织的田园画卷。

  眼下的岛城虽整体绿意盎然,但驾车时仍可见零星荒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途景观。海岛土地资源本就稀缺,为什么有地不种?究其原因,村民并非不愿种,而是不能种。这些零星荒地往往远离民居、缺乏水源,难以规模化开发利用,而小打小闹又成本过高,实在是弃之可惜、种之无利。

  泥峙村的实践证明,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管理模式,“鸡肋地”可转变为“稀罕地”。事实上,不仅是村民,许多市民也希望拥有专属菜园。若毗邻城区的乡村能开发“一米菜园”用于租赁,既可消除土地抛荒、优化田园风貌,又能吸引市民体验农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