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为海岛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初,浙江省发布《浙江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岱山县与杭州余杭区、宁波鄞州区等共同被列为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之一。作为海洋强国与数字中国建设的交汇点,低空经济的东风,正为海岛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渔业执法领域,“三无船舶”曾一度成为海洋执法中的顽疾。如今,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成为岱山执法人员的“空中助手”,对港口、隐蔽停靠点和沿海滩涂等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精准锁定“三无船舶”藏匿位置,并及时将信息上传至县海上综合执法指挥中心,执法人员能依据无人机提供的信息迅速前往现场进行处置。

  今年以来,我县已开展“三无船舶整治”200余架次,发现问题32起。5月底,县海上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对包括无人机发现在内的“三无船舶”进行集中拆解,有效提升对此类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与震慑效果。

  受限于海岛特殊地理环境,过去的海岛应急救援中较多依靠船只,救援速度较大程度受限。如今,无人机化身“空中120”,积极投入空中救援网络建设。“以从岱山本岛向衢山运送紧急医药物资为例,无人机运输较传统轮渡大幅缩短了70分钟。”县数据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县已将该模式纳入常态化应急医疗机制,下一步计划扩展至药品、检验样本等更多应急物资的岛际“低空速递”。

  作为岱山的重要经济产业,渔业与船舶业也是岱山低空经济深入拓展的重点领域。其中,长涂大黄鱼养殖基地通过无人机实现活鱼岛际直达配送,将运输时间从传统冰鲜运输的1.5小时缩短至15分钟,很好地保持了大黄鱼的鲜活状态,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与价值。舟山宁兴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依靠无人机算法识别,能及时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无人机还为试航船舶和在修在建船舶进行小件物资配送。

  从执法监管到生命救援,从物资配送到生产安全保障,我县以无人机为纽带,让低空经济与海岛特色深度融合。未来,岱山将继续围绕港口巡检、渔业执法、海事管理等应用场景,探索具有海洋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