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新闻 > 蓬莱时评 > 地评线

校园保洁不能转嫁家长,厘清责任才能守护教育初心
 
  岱山新闻网     2025年9月15日 16:47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临近开学之际,多地家长在网上反映,被学校要求打扫教室,有时间的可以接龙报名,没时间的也可以选择请保洁阿姨来做。开学前的卫生大扫除,这本该是学校日常管理范畴的事务,却变成家长群体的“额外作业”,这种模糊责任主体、异化劳动教育的潜规则,一直以来为人们所诟病,已到了必须打破的时刻。

  厘清责任主体是破解这类问题的首要前提。我们都知道,学校负有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的法理职责。校园环境维护作为保障教学秩序的基础环节,理应由学校承担主要责任。但在现实中,部分学校以“家校共育”为借口,将保洁工作转嫁家长,本质上是责任意识缺失下的“甩锅”行为。比如网上有某小学家长曾晒出“卫生值日表”,家长需每周三次提前1小时到岗清扫,若无法到场需自行找人顶替。这种把家长当作免费劳动力的做法,不仅违背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责,更模糊了公共服务与私人义务的边界,让教育的公共属性蒙上阴影。

  劳动教育的异化更值得我们警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而让家长代劳打扫教室,恰恰传递了错误的劳动认知——劳动可以通过转嫁他人完成,自身无需承担责任。有网络调研数据显示,参与校园打扫的家长中,超过70%会代替孩子完成任务,孩子仅在旁观望甚至无需到场。这种“家长劳动、学生休息”的模式,不仅无法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反而滋生了学生的懒惰心理和特权思想,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真正的劳动教育,应当是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校园环境维护,在扫地、擦窗的过程中体会劳动价值,而非让家长成为劳动教育的“工具人”。

  家校共育绝非责任的“一锅烩”,清晰的责任边界是家校协同的前提。学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应聚焦教育教学核心职责,将精力放在课程设计、师资建设和校园管理上;家长则应承担家庭教育责任,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劳动意识。例如,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卫生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技能;家长可在家中分配家务任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担当。这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家校共育的良性循环。

  让家长打扫教室的潜规则,暴露了部分学校责任意识的缺失和教育理念的偏差。打破这一潜规则,需要学校回归教育本位,明确自身职责权限;需要教育部门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校园管理规范;需要家长们勇于说不,用理性沟通守护家校边界;更需要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校共育回归协同育人的本质。唯有如此,才能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教育真正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

 
来源: 作者:蓬莱小豆包 初审编辑:陈慈君 责任编辑:王朋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中秋临近 月饼抢“鲜”上市
我县两条路线入选省科普研学特色路线
ARC耦合技术成效初显 试验地花生...
【岱山党建】余海军:扎根海岛32...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 旅游市场...
道德模范进校园 助力青少年扣好人...
深耕“人工智能+”赛道 迪塔班克...
我县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
【安全生产在行动】我县首批62家...
“市民夜校”受追捧 培训课程被“...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