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洞”海蜇是岱山特色海产品,每年此时正值其捕捞加工旺季。
近日上午八点,双合村南洞码头人头攒动。渔民王师傅的船缓缓靠岸,甲板上堆着几十桶新鲜海蜇,在阳光下泛着光泽。王师傅介绍,当前每船捕捞量约两三千斤,产量因区域不同有所差异。
近期是当地村民最忙碌的时节,小渔村处处可见忙碌身影。王师傅说,出海时间随潮水调整,今日7点出发,明日7点40分,后续逐日推迟。每趟出海约40分钟,赶在潮水最佳时段作业。
新鲜海蜇需尽快腌制。眼下,双合村许多人家支起加工棚,从早到晚忙碌不停。村民夏栋一家中,一家人正分工协作处理海蜇。夏栋一介绍,处理时需将海蜇头与海蜇皮分离,海蜇头需浸泡清洗去除毛须和污渍,海蜇皮简单清洗后即可腌制。
渔嫂们将海蜇头刮净后清洗浸泡,按比例加入明矾进行“初矾”处理。夏栋一解释,明矾能吸出海蜇粘液,防止腐坏。传统加工需经三次加矾,如今工艺改进为两次,“二矾”时每100公斤海蜇约用15公斤盐矾混合物。具体操作是:桶底撒少许盐矾混合物,逐层铺放海蜇并加盐腌制,三天后即可食用。
一个上午,夏栋一需腌制200多斤新鲜海蜇。他提到,四斤鲜海蜇可制成一斤咸海蜇。腌制好的海蜇十天后可售卖,盐水浸泡可保存数年。
近年来,双合村深挖海蜇文化内涵,打造“海蜇共富工坊”。一桶桶贴有“两头洞”商标的海蜇走出渔村,走向更广阔市场,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