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普进海岛 科学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2025年秋季学期起,浙江海洋大学每周派出博士教学团队赴岱山双峰新城学校,开设“人工智能+3D打印”“海洋生物与环保”两门跨学科科普课程,助力海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在岱山双峰新城学校智慧科创中心,初一新生们满怀新奇,在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装备学院教学团队的指引下,一同解锁了“人工智能+3D”这门课程的初体验。

  “课程教会大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建模及3D打印模型,内容既符合中学年龄段前期的基础,又满足大家的创意想象。”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装备学院博士石学智说。

  从以往常规的一日“科普展”,到如今高校科普教学入海岛,把课程写进青少年学习的“课表”。此次落地的“高校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项目”还包括海洋生物与环保课程,学期总课时为36学时,旨在让更多海岛的孩子看得见大海,也看得到“未来”。

  “学校安排了老师全程协同跟进相关课程,通过这样的深度合作,博士教学团队为我们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科技,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也赋能老师掌握新的方法与技术,最终实现从外部输入到自主授课的跨越。”岱山双峰新城学校副校长戴剑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