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联动,织密“15分钟学习圈”;多维赋能,擦亮“海味”课程品牌;银帆志愿,让“余热”变“热能”……我县打造“全域共享”老年教育新生态,目前全县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已超150人,老年学员4500人(据《今日岱山》10月16日报道)。“银龄学潮”涌动,有力赋能老龄化社会,让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变得更真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去年重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充分肯定了老年人的价值和作用,发出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为”的伟大号召。毫无疑问,积极打造“全域共享”老年教育新生态,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举措。
无论是老有所乐还是老有所为,都离不开素质和技能的提升。现实中,很多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兴趣爱好不广,虽然养老无忧但缺乏更多的乐趣。老有所为是老年人充实生活、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而无论是参加志愿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发光发热,还是走上就业岗位、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增加收入,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一些老年人即使受教育程度较高,但在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也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因此,优化老年教育,是为老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遍布城乡的社区老年学堂课程越来越丰富,既能培养兴趣爱好又能学习知识技能;渔歌号子响彻港口,渔民画变身文创产品,“一镇一品”已然成为老年教育的靓丽底色;县老年大学举办银色人才(“五老”)培训班,着力激活“银发力量”……我县掀起“银龄学潮”,让更多老年人通过接受老年教育焕发“第二春”,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满满正能量。
我县“银龄学潮”已初具规模、初显成效,需要防止的是“潮起潮落”。县老年教育联盟将持续探索“学、乐、为”的新路径,让老年人学习活动有阵地,展示风采有舞台,发挥作用有载体,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可以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为“银龄学潮”中的“一朵浪花”,老龄化社会必将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