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新闻 > 蓬莱时评 > 地评线

早餐的“消失”,城市温度的退却
 
  岱山新闻网     2025年11月3日 16:38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清晨街头,小区门口的早餐铺子又排起了长队。张师傅熟练地掀开蒸笼,白雾升腾间,一个个蓬松的手工包子露出诱人的模样。这样的场景正在我们的城市里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微波炉“叮”的一声后,从冷冻柜拿出的预制包子。这不仅仅是早餐形式的改变,更是城市生活图景中一抹正在褪色的暖意。

  效率和生存的压力,是推动这场“预制革命”的根本动力。房租年年看涨,一个早点铺的月租就要占去大半利润;年轻人不愿凌晨三点起床和面,老师傅的手艺面临失传;再加上外卖平台的挤压,现做早餐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某连锁早餐品牌的市场总监坦言:“用预制食材,单店能省下2个人力,日营业额反而能提升30%。”在这样的生存逻辑下,那些需要现做现卖的油条、豆浆,自然就慢慢退出了早餐市场。

  当效率的冰冷逻辑全面接管生活,我们失去的远不止一口“锅气”。从法律层面看,大量使用预制食材的小店,往往难以说清食材来源,监管部门抽查时经常遇到“贴牌”“套证”的情况。更值得思考的是,当早餐变成标准化产品,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味觉记忆,还有那些藏在早餐里的市井温情。记得以前常去的早点铺,老板总会给熟客多舀一勺卤,这种人情味是再智能的流水线也复制不来的。

  要挽回这份“消失的温度”,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策端应精准扶持,为坚持现制的小店减免税费、提供补贴,让匠心得以喘息。强制推行预制食品的“透明标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让市场投票。社区层面可探索“共享厨房”或固定时段摊位,降低个体经营成本,让烟火气重回街头巷尾。消费者亦需“慢”下来,用每一次选择,为那份带着手心温度的食物投下信任票。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绘的汴梁早市,蒸饼炊香、羹汤鼎沸,不仅关乎饱腹,更是一座城市苏醒的脉动与温情。作家汪曾祺曾说:“一座城市的早点,最能见其性情。”当早餐沦为流水线上的冰冷编码,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生活的仪式感。或许在某个清晨,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循着面香找到那家还在坚持手工的早点铺,在氤氲的热气中,重新感受这座城市最本真的温度。

 
来源: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珺璟 初审编辑:孙浙栋 责任编辑:王朋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我县一企业博士创新站入选省级名单
县应急管理局:提能升级 筑牢基层...
田间地头传党音 全会精神润民心
县政协召开十届二十六次常委会会议
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安全为基 文...
我县召开美丽岱山建设工作暨生态...
公务员省考明起报名 岱山计划招录...
迎战“双十一” 智能装备助寄递“...
我县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
东沙镇:挖掘地域文化特色 建设幸...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