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副产品,也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我县以“应收尽收、综合利用、以用促禁”为目标,构建了一套“1+X”秸秆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助力“美丽岱山”建设。
眼下,稻谷秋收逐渐进入尾声,在秀山乡秀南村高标准农田里,履带式打捆机穿梭其中,对晚稻秸秆进行收集、打捆作业。“今年,全县秸秆面积共2000亩,主要分布在秀南、秀北、岱西、岱东和高亭五个区域。目前,我们以日均60至70亩的进度推进收集打捆作业。”秸秆打捆离田队伍负责人董赛赛说。
据了解,这些秸秆收集后,将被集中转运至县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加工成有机肥。相比于传统的秸秆就地粉碎还田,秸秆综合利用能有效缓解表土层疏松、病虫害加重等问题,有助于后茬作物的生长发育。种粮大户朱伟平说:“这对农户来说绝对是好消息,最后全部处理干净,明年虫子就少了。”
去年以来,我县持续推进秸秆离田综合利用,让不起眼的秸秆,变成有机质滋养着土地。另外,我县还积极探索推广“秸秆换肥”等模式,不断提高农户参与秸秆还田与离田利用的积极性,破解小农户秸秆离田低的难题。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让农民省心省力的同时又实现变废为宝,其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我们会加强宣传培训,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秸秆资源化利用中来,助力乡村振兴。”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科员何雨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