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少电商卖家将网购衣服的吊牌做成硬卡纸材质、A3纸大小,上面还印满了“拆除不退不换”的加粗大字,被网友戏称“防退货神器”。这看似是卖家“整活”,其实是电商行业信任失衡下的无奈之举,但这种防白嫖的应对方式始终治标不治本。
巨型吊牌的流行,根源在于部分消费者对“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滥用。有女装店曾遭遇300%的极端退款率,卖出10件衣服却收到30件退货,退回的衣物带着汗渍、口红印甚至异物,根本无法二次销售。旅游拍照、网红打卡、活动穿搭后批量退货的现象层出不穷,部分人把“七天无理由”当成“七天免费穿”,利用运费险零成本试穿,让商家承担高额物流与损耗成本。而商家面对维权举证难、平台监管滞后的困境,只能想出增大吊牌尺寸、采用坚硬材质的笨办法,用物理障碍阻止“穿完就退”的乱象。
但这种“以暴制暴”的应对,终究会伤及无辜消费者。坚硬的巨型吊牌容易划破皮肤、勾丝面料,试穿时还会遮挡版型,让消费者难以判断衣物是否合身。更不合理的是,它将所有消费者置于“潜在白嫖党”的预设中,让正常退货的买家陷入“拆吊牌影响退货,不拆影响试穿”的两难。事实上,女装行业高退货率的核心,除了恶意滥用,更有品控问题,比如尺码不准、色差严重、材质不符等等,这些根本不是巨型吊牌能解决的。商家把精力放在防御消费者上,反而会忽视提升产品与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防止恶意退货,从来不是靠制造物理障碍,而是要重建买卖双方的信任。平台要扛起主体责任,利用技术手段完善监管,通过物流数据追踪、溯源等方式识别恶意退货行为,建立买家信用评级体系,对频繁滥用退货权的账号采取限制措施。同时要简化商家维权流程,降低举证难度,让合规商家的权益得到保障。而商家更要回归经营本质,靠准确的尺码标注、真实的商品展示、完善的售后沟通减少合理退货,而不是只靠巨型吊牌来转嫁经营压力。
“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初衷,是平衡消费者权益与商家合理诉求,而不是成为某一方的特权。巨型吊牌的出现,是行业信任危机的预警信号,只有平台筑牢规则防线,商家重拾诚信经营,消费者坚守使用边界,买卖双方才能摆脱“互相提防”的内耗。毕竟健康的电商生态,从来不是靠物理防御维系,而是靠规则公平与彼此尊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