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船舶产业新高地

  11月12日上午,一艘标志着船舶工业新高度的“巨无霸”在舟山岱山长宏造船有限公司点火开工。这艘为全球航运巨头建造的全省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将以其领先的技术引领绿色航运潮流。每一次最大、最新、最先进的可喜突破,都在彰显岱山船舶产业的竞争力(据《今日岱山》11月13日报道)。

  舟山岱山长宏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耿红卫表示:“该船附加值较高,单船附加值基本相当于3艘115000WT级油轮。”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公司江南山基地于今年6月实现从修船向造船的战略转型,同步投入大量资金推进智能化改造与精细化管理,实现了100万吨的年造船能力。这一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创新,船舶在轻量化等各项性能指标上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获得了船东的充分认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船舶产业是岱山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理应成为建设海岛现代化的强大支柱,并通过持续迭代升级巩固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扶优扶强才能越来越强。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支持、资源倾斜等手段,倾力打造船舶产业新高地。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船舶产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更多承担科技攻关任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可以相信,通过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岱山船舶产业必将昂首挺立于东海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