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反诈中心接到预警,高亭一男子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迅速联系高亭派出所民警对该男子开展面劝。所幸民警及时拦截,成功挽回经济损失26500元(据“岱山新闻网”11月18日报道)。
信息化时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的一大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县反诈工作持续完善宣传防范、人员劝返、风险预警、紧急止付、依法打击等全链条工作体系,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电信诈骗案件发案250起,同比下降19.9%;案损889.5万元,同比下降33.2%。
当下,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套路不断翻新,迷惑性、精准性越来越强,背后已形成一条庞大的利益链条。特别是许多诈骗分子藏匿在境外,给查处、打击带来很大难度。这提醒有关部门应注重源头治理,将反诈工作关口前移,让预防跑在诈骗前面。
让预防跑在诈骗前面,重中之重是加强反诈宣传教育。考虑到不法分子的诈骗伎俩不断变化,反诈宣传教育也要从组织、形式、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深入开展“六进”活动,尤其要把老年人作为教育的重点对象,形成社会共治、手段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格局,提升反诈宣传的精准度、吸引力和可及性。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在诈骗预警、精准定位、强制中断通话、紧急止付、加强合作等方面再下功夫,健全更完善的止损和追加机制,以实现对诈骗行为的及时预警、精准拦截。
让预防跑在诈骗前面,离不开大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再高明的网络诈骗技术,也是利用人性的弱点。着力营造诚实可信、勤劳致富的社会风气,引导每个人做好自己财产的第一守护人、责任人,积极抵御相关诈骗犯罪行为和风险,才能将全民“反诈网”织得更密,将电信网络诈骗的遁形空间压缩得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