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新闻 > 蓬莱时评 > 地评线

舌尖上的文化自信与文明对话
 
  岱山新闻网     2025年11月25日 11:11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煎饼果子、柳州螺蛳粉、兰州拉面——这些中国人司空见惯的街头小吃,正让世界各地的食客大开眼界。最近,一系列中国小吃征服外国味蕾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镜头前,外国朋友初次品尝中国小吃时的惊讶、疑惑与最终被征服的惊喜表情,构成了一场场生动的跨文化对话。从美国街头小哥对煎饼果子的赞不绝口,到欧洲博主对螺蛳粉“真香”定律的应验,这些画面不仅令人会心一笑,更折射出中国饮食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小吃的海外走红已不是新鲜事。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中国小吃店正成为美食新地标。“煎饼侠”在伦敦开店,每天排起长龙;柳州螺蛳粉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兰州拉面在日本掀起热潮,被誉为“东方拉面之神”。这些小吃承载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外国食客通过麻辣烫的“麻”与“辣”,理解了中国人对味觉层次感的追求;通过小笼包的精巧制作,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中对“手艺”的尊重。小吃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轻骑兵。相比高大上的文化输出,小吃的平民属性让它更具亲和力,更容易突破文化壁垒,直抵人心。

  中国小吃的海外走红,看似是美食现象,实则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这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曾经,中餐在海外多为廉价快餐的代名词;如今,中国小吃以其独特个性赢得尊重,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文化影响力的增强。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跨文化传播,相比抽象的文化理念,具体而微的食物更能打破隔阂,引发共鸣。一个外国年轻人因为喜欢狼牙土豆而开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中国小吃要让世界持续“打开眼界”,还需要更多努力。保持地道的同时适当本土化。完全迎合当地口味会失去特色,完全固守本土风味又难以打开市场,需要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从街头摊贩到现代餐饮企业,中国小吃需要完成品牌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蜕变,才能在海外市场行稳致远。当世界通过一方小吃摊认识中国,通过一味特色小吃理解中国文化,这种接地气、有温度的交流,或许比任何宏大的叙事都更加有力。

 
来源: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星辰 初审编辑:孙浙栋 责任编辑:王朋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我县扎实推进有机肥推广应用
青春夜校为青年“充电”助跑
【健康岱山在行动】守护健康减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安全生产在行动】常态化联合巡...
【实干奋进年】唯实唯干 奋斗奋进...
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学全会精...
我县举办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班
头茬草莓抢“鲜”上市
聚焦2025民生实事 | 提升院前急救...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