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频道(2014) > 建国65周年 > 数字中国之教育

一家三代大学生:入学行李重量至少递增20倍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4年9月24日 16:07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开学了,2009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的湘妹子孙澳一清行李,包括一把古琴,扎扎实实有5个大包。孙澳的爷爷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大学生,父亲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从爷爷一个布包上大学到我两个蛇皮袋装行李上大学,再到现在女儿5个大包上学,三代人行李重量至少递增了20倍。”孙澳的父亲说。

  据孙爸爸介绍,他父亲当初考入的是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当时家里很穷,仅带了两套换洗衣服去学校。那时候家庭条件都差,大家比的是成绩,虽然条件差,但是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穷而抬不起头来的想法。

  1986年,受父亲的影响,孙爸爸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对这个一直贫寒的家庭来说,师范院校在当时有还算不菲的生活补贴,也是很多学子选择师范院校的理由。“当时要自己带被子,我就一头挑着被子一头挑着碗盆什么的杂物,两蛇皮袋子,到学校报名。那时候基本没什么父母送,送要路费啊,这是不小的开支呢。”孙澳父亲说。

  孙爸爸决定将家里上两代人“单独上学”的光荣传统发扬下去,但是看到一收拾出来就是5件行李的女儿,他觉得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电脑、照相机、MP4等一大堆的电子产品,一大包湘味熟食,夏季的裙子冬天的棉袄,穿惯了的拖鞋抱惯了的布娃娃……每件都是必须的。“行李太多了,一个人哪搞得好!”

  “瞧瞧美国的大学入学日,不也是汽车扎堆校园,行李几大件几大件的。”孙爸爸说,现在家庭条件都好了,有丰富的物质提供给孩子使用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孙爸爸强调说,条件好并不是“纨绔子弟”的代名词,他也看了“武汉‘最牛’大学新生7亲人护送10箱行李随行”的新闻,家长对物质的占有和利用应该有健康观念,让优越的物质条件成为孩子成才的加速器。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霞 初审编辑:陈慈君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游园纳福贺新春 缤纷活动乐不停
【新春走基层】明康汇直供让百姓...
平安春节 文明祭扫
【节日看文明旅游】文明旅游 共赴...
关爱“小候鸟”寒假护航行动 为海...
【节日看文明旅游】春节出游 别让...
【我们的节日】新春游园会 品传统...
【我们的节日】县文明办组织“我...
春节海采:今年春节怎么过
【新春走基层】海岛光伏 “电”亮...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关于我们 |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