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频道(2014) > 建国65周年 > 数字中国之经济

2009 金融海啸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4年9月25日 15:07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雷曼兄弟与中国广东,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多年前,前者的“推波助澜”,竟促成了后者步履维艰的转型。

  “金融危机办到了政府没有办到的事。”一位广东政府官员笑言。

  虽然在2008年初,广东“双转移”政策就已出水,但经济火热之下,执行的时机与效果遭到“古典派”的质疑。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产。以此为标志,次贷危机迅速演化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外贸依存度高达150%的广东,产业积弊凸现,冲击首当其冲。

  危机之下,必然破局。

  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所言,金融危机的市场倒逼机制,给广东创造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转型升级的机遇。

  2009年 金融海啸

  如今时间已逝,调结构与双转移初显成效:广东开始回暖,珠三角民工荒再现,外贸出口第二战场日渐打开,官员再次出海取经……

  占全国GDP1/8广东的转型,是一个样本,更写照着中国趋势。雨后天未情,一切皆平静,我们在全球,试图寻找危机免疫的基因。

  广东回暖:危机转型棋局

  持续了30年高增长后,广东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关口。

  2007年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后,高度外向的广东经济体,成了重灾区。广东的经济增长曲线也坐了一回过山车。

  2007年,广东经济增速为14.5%;2008年降为10.1%;2009年第一季度骤跌为5.8%,此后明显回暖,上半年回到了7.1%。“09年广东经济增长达到8.5%的目标难度不大。”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建三对本报说。

  经济回暖的身后,是广东决策层对整个经济结构的重新构建。

  “广东传统的发展模式,高度依赖于国际市场,同时又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土地、生态环境等不堪负重。这种模式迟早要被淘汰。”广东省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汪一洋对本报表示。

  这样的背景下,09年1月份,广东明确提出了“三促进一保持”的战略部署,即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这一战略部署,贯穿于广东决策层整个发展经济的思路中。

  “即使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在我看来政府还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调整经济结构层面。”成建三说。

  “广东应对金融危机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要立足科学发展,坚决不再回到传统发展老路上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一语道出了广东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路。

  保增长:以调结构为基础

  2007年底,刚刚履新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便掀起了一股席卷全省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场运动,为后来的双转移战略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注脚。

  2008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6月份,《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出炉;7月份,《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面世。

  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的背后,是广东决策层推动广东经济体转型升级的迫切心情。

  “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调整。”08年3月份,汪洋不失幽默的断言,正显示出对继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但是,彼时,国际金融危机正迅速蔓延。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基地,广东大量的工厂濒临倒闭。

  如何理顺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是摆在决策者面前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增长必须是有质量的增长!”09年7月中旬,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上说。

  汪洋进而解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保增长尤为重要。但是增长,不能是片面增长;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们要看数据,也不能过分看重数据或者只讲数据。”

  09年1月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广东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

  “纲要里面提出了广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点一系列政策措施。首先便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广东经济转型的最核心之举。”汪一洋说。

  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广东转型升级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在保增长过程中,广东通过积极引进大项目,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促增长调结构。2009年,全省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00项,总投资176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30亿元。

  汪洋说,如果能够把精力花在调结构上、花在转型升级上,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把保增长建立在调结构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哪怕现在一时数据不好看,将来数据也一定会好看。

  “‘双转移’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因为我们和外省不一样,我们通过调结构来保增长,为下一步更好的发展做好准备。”汪一洋对本报解释。

  双转移:淘汰落后产能

  “双转移”,即把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

  截至2009年4月,广东全省已认定产业转移园32个,广东14个欠发达地市已至少有一个产业转移园。

  至2008年底,广东省29个产业转移园已投入开发资金111.38亿元,入园项目(含意向)973个,总投资1156亿元,已动工建设项目611个,投资额542.2亿元。

  去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2012年,拿出400亿元资金,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重点产业发展、帮助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扶持。

  但是,在2008年11月底的全省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上,汪洋表示,“双转移政策要坚决,腾笼换鸟要坚决。千万不要因为要保增长,不管什么都继续上。”其时,正是广东经济最艰难之时。

  汪洋表示,如果大家在经济下滑的时候为了“赶数据”,又把落后生产能力全都上起来了;非要让速度快起来,结果要淘汰的落后产能又“死灰复燃”。

  本报记者了解到,08年广东关闭、破产、搬迁了外向型企业近5000家,其中大多数都是高污染、高能耗和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官维平对本报表示,把污染大、高能耗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企业关闭或外迁,扶持拥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有助于产业升级和生态保护。

  实际上,为了扶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总部、扶持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广东还一次性安排了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

  此前,企业界曾经对双转移存在疑惑——双转移有无实际必要?“这个问题就像问夏天需不需要准备棉衣。”汪一洋说。

  他表示,09年这样的疑惑就不复存在了。双转移的实施实际上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成本。另外,对于是否需要到金融危机结束以后再实施双转移,实际上金融危机恰恰是双转移的最好时机,其意义就在于为企业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挖掘一条路出来。

  “危机环境下,企业必须主动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以降低成本,来应对危机生存下来。”汪一洋说,经济危机时期进行产业升级和改进自身所需的开销也更低,而等到经济好转的时候再推动双转移就为时已晚。

  为保证双转移的实施,除了财政资金上的推动,汪一洋介绍,政府考核机制上亦有创新。

  “我们有一个牵牛鼻子考核办法,要求在未来五年内实现欠发达地区人均GDP增长率要高于GDP增长率2个百分点。”其解释,这样可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GDP增大分子;同时使低端的劳动力主动外流,减少分母。

  “过去我们说人均GDP赶不上GDP增长,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增长模式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附加值非常低。”汪一洋说,按照新的考核办法,不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话将无法实现考核目标。

  现代产业体系成型

  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广东加快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步伐。

  本报记者从广东省经贸委了解到,从9月15日开始至10月份,该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对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航空产业等六大新兴产业进行摸底调查。

  该经贸委系统人士透露,调研的目的是摸清广东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了解重点企业发展情况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找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在其看来,新兴产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和“调结构”协调统一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在广东省决策层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的背景下,从过去拼资源、拼消耗、拼土地、拼劳动力,这种低端的发展模式中转变出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产业技术发展和经济竞争制高点”。

  实际上,广东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已经列出了六大支柱产业。

  这包括:首先是以生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比如物流、金融、会展、各种研发设计等;其次是先进制造业,比如IT产品和手机电脑灯;第三个是高新科技如生物制药和海洋等;第四个是具有优势品牌的传统产业;第五个是现代农业;此外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产业。

  “这六大产业不局限于珠三角,全省各地区都有条件做,如现代农业最适合低污染的欠发达地区引进高新技术规模化发展。这方面我们过去不太重视,现在要规模化,要品牌化,向日本、台湾地区等农业技术学习。”汪一洋说。

  提高技术含量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广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比如,关于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9月初,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向对包括本报在内的记者介绍,对引进国内外一流创新和科研团队,省财政给予1000万元到1亿元的专项工作经费,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

  为落实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政策工作提供了制度平台和组织保障,今年8月31日,省政府筹建了联席会议工作制度。“我们还要引导和鼓励处于落实政策第一线的各地级以上市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落实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组织协调工作。”广东省科技厅一负责人告诉本报。

  另外,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等方面,广东亦在全国范围内走在前面。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已有1000多家企业得到了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加计扣除额度超过37亿元。

  不过,广东虽然已出台了一系列创新规划和政策,但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仍存在一些扶持创新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配套实施细则跟不上、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广东省要推动自主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就必须进一步在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法规体系上取得更大突破。”最近,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

  对于传统产业的升级,广东亦不遗余力。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56亿元,同比增长27.6%,扭转了技术改造投资多年连续下滑甚至负增长的势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叶石界 付玉 初审编辑:陈慈君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美育 共赴”美术作品联展开展
我县多人荣获省市级“新时代好少年”
【健康岱山在行动】助力全民健康 ...
【安全生产在行动】 强化“九小场...
鼠浪湖创新创效项目获全国奖项
【岱山党建】李宏宾:强服务 重保...
【安全生产在行动】隐患排查无死...
岱山迎来全球首次双“40万吨级”...
“践行道德风尚 弘扬时代新风”系...
县政府召开2024年第17次党组会议 ...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