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宫位于岱山岛中部高亭镇(原岱中乡境内)司基村。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1125年),距今约8000余年历史,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宫殿座南朝北,大小房屋37间,东面临岱中象鼻山,西面朝龙山,需面朝四明山,与石马岙烈士墓地相望,北面临近东沙镇桥头虎山,四面环村,是岱山岛内中心位置,陆地交通便捷。清道光22年(1842年),被英军烧毁,道光25年重建,清光绪年间2次重修。1915年7月,遭受强台风袭击,宫殿、台门、旗杆、围墙被倾圮,同年,乡民助资重修。东岳宫为岛合境之主庙,群众凡有大事,必至宫内开议,盐、渔民有事尢必先聚集于宫中,征粮分柜也设在其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东岳宫是当时地下党活动和组织领导盐、渔民进行斗争的场所。
1927年,中共定海独立支部根据宁波地委的指示,即派金维映(原名金家卿)、顾我、王士宏等地下党员,到岱山开展盐民运动,召集盐民在该宫内多次召开秘密会议,组织和发动盐民开展抗盐反霸斗争。是年3月,在金维映、顾我、王士宏等组织领导下,万余名盐民集结于东岳宫,召开岱山盐民协会成立大会。会上,金维映发表演讲,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揭开了大革命时期岱山盐民运动的序幕。
1936年,为反对国民党岱山盐务当局“产盐归堆,渔盐拌红”的压迫剥削,岱山岛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盐、渔民暴动爆发。盐、渔民们打着打倒土豪劣绅,坚决反对“渔盐变色,产盐归堆”,要求提高盐价的旗帜与盐务当局进行公开斗争。同年6月,3000多名盐、渔民在东岳宫集会,进行罢盐抗晒,纷纷揭露国民党岱山盐务局的种种罪行,提出了反对海盐拌红、归堆,要求提高盐价的斗争目标和办法,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围攻岱山盐场公署,火烧秤放局,打死盐场场长兼秤放局局长缪光(绰号缪大头)。以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东岳宫更是成了中共岱山地下党活动斗争的中心场所。
“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宫内神像被捣毁,房屋被拆除,仅留下三座台门,场地改建成小学。1983年冬,李铁映来到岱山岛,视察了他母亲金维映曾领导岱山盐民暴动过的革命旧址——东岳宫。1985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建了三座台门和照墙,并在大门前立了一块宽维6米、高3米的石碑,刻写了东岳宫历史简介,在中台门上刻“革命纪念馆”。原地委常委、行署副专员王家恒为此亲笔题写了“革命胜地”4个大字,悬挂在前大殿中门上方。1988年9月,被中共岱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