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因作而秀,秋以硕而丰。在这秋意盎然的季节里,一场与美相关的硕果展呈现了艺术的饕餮。东沙中学六十周年庆,历届学子、教师汇聚在一起,将60件作品呈现在家乡父老和社会各界面前,汇报了东沙中学的教学成果。
东中六十年,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优秀人才,此次展出,仅以60个艺术作品向母校献礼。
历经变迁 创新办学
东沙中学,地处岱山岛北部的东沙古镇,有初中部和高中部构成,它的特色,就是拥有浓厚艺术氛围的美术特色高中。如今的东沙中学绿草茵茵,古色古香的长廊充满韵味,而崭新的塑胶跑道居然也成为不少人争相前来照相、摄影的新地。
然而,这座中学从创办到如今,校址和校名几经更改,其变迁也见证了时代和教育的变迁。
东沙中学创办于1956年,为县属完中,前身为创办于1951年的东沙中心小学附属初中班(1952年后停办)。1956年后续招初中生,并逐步完善初级中学教学模式。1962年,学校迁入现址,改名为“东沙初级中学”。1971年开始,学校增设高中班,始称“岱山县东沙中学”。
虽然依靠古镇深厚的人文环境,然而地理位置偏僻、周边环境综合条件欠佳,成为在这里办学的一个劣势。据介绍,当时东沙中学在普通高中教育的成效上得不到突破,生源一度紧张,学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困境中夺路生存,成为摆在办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普特综合化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上比一般的普通教育有更大的优势和实效,而实施美术教育则是办学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1988年起,学校尝试美术特色教学。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办学之路,并获得了教育界的认可。1995年,被省教委命名为“浙江省特色高中”,为全省首批十所特色高中之一;2000年12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同批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1月,学校获得“舟山市第二届社会最满意学校”;2014年2月被评为首批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好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育人才。60年里,一批又一批有志向有能力的教师培育着莘莘学子,而良好的氛围又反哺给教育者,使不少教育从事者到了更高更好的平台发展。
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东沙中学在蓬莱大地上留下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如今,这里被列为舟山渔民画教育研究基地,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和各大艺术院校的学生写生基地。
金风送爽 硕果累累
金风玉露,胜景千岛。深水静流,情思绵邀。9月13日,时逢东沙中学建校六十周年之际,“硕秋”美术成果展在舟山市美术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来自东沙中学老师及各届毕业生的优秀作品,除了绘画作品外,还包括雕塑、设计等。
“将展览放在整个舟山范围,是因为我们考虑到,现在的东沙中学面向的,不单单是整个岱山的学生,还包括整个舟山地区。”现任校长王彦博说,东沙中学每年都会有来自普陀区、定海区等地的学生。
硕秋,既是这个季节最好的诠释,也是东沙中学三十年艺术教育成果的展示,为六十周年校庆的献礼,也是对学校今后进一步探索艺术教育发展之路的鞭策与激励,同时又是全市美术界交流切磋的平台。上世纪八十年代,东沙中学以浙江省首批美术特色高中而首开舟山市艺教之圃,经过几代东中人凝心聚力、脚踏实地的奋斗,如今早已佳木成林。
“诶,这幅画色彩真的很好看诶。”“哇,大白。好可爱!”“这个雕塑作品还蛮有意思的诶。”9月26日,东沙中学美术成果展转战岱山,在海洋文化展览中心(文化广场电影院二楼)开展,展出从9月26日持续到10月10日。
回看60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在历年艺术类高考中,东中学子成绩骄人,近年来高考本科上线率和录取率均保持在90%以上。这其中,有不少在如今的艺术界熠熠生辉的,也有在其它不同的行业发光发热的。这其中,有一大批在美术创作道路上脱颖而出的学子,也有在这片土地上自学成才的师长。
一片热土养育一方人,60年,东中学子以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期待下一个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