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一座庵,隔海相望,看上去遥不相及。当我步入庵里,边看石碑上的简介,边听陪同的人员介绍,才知这两者渊源极深。是义举,也是善举,将灯与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长涂港位于浙江岱山的东部,由大、小长涂岛构织成一线长长的水道,凸显出了一座天然良港的风姿。早在几百年前,这里便有船只停靠、避风和补给。历史上抗击倭寇的斗争,也曾在此留下踪迹,小长涂岛的倭井潭见证了这一历史。岛上出产的“海上压缩饼干”——倭井潭硬糕,就是为了出海抗倭而研制,以硬而不坚著称,可在船只上保存许久,与倭寇进行长时间的周旋抗争,而不致在海上粮尽。至今,岛上依然流传这一名闻遐迩的糕点。长涂港,便有了历史的积淀,在浪涛的起伏中贯通、挥发。
灯,就置在长涂港北部出口处一座叫做西鹤嘴的山巅上。西鹤嘴与对面的东鹤嘴山形成两座堡垒似的,扼守着长涂港北部的出入口。然而,在这船只必经的口子上,却礁石丛生,俗称“五虎礁”,给出入的船只带来许多危害。一旦夜幕拉开,或者海雾弥漫时,常有船毁人亡的罹难事故发生。西鹤嘴,这个靠近小长涂岛东边的山头,便赋予了它应有的地位。
庵,在小长涂岛东北端的一个山岙里。一百多年前,与西鹤嘴山相隔一小片海,遥相呼应似的。小长涂岛沿港域有一狭长的腹地,有腹地就有拓展的空间,就比以山脊为主的大长涂岛拥有了优势,渔船云集,商业也有点气色。而背山的那个山岙却寥无人迹,虽面海,却朝东北,风大,浪也高,岛上的人向来不在朝东和东北方向居住。这是一个小长涂岛偏僻的地方,至今,依然无岛上的人居住在那里。独有那座叫做传灯的庵,在山岙里静卧。当临近中午,我怀着虔诚的心迈入庵院时,庵院的侧门敞开着,竟然连一个人影也没有。
在这样僻壤之处建庵,任谁都难以想象。仅从庵院建在那里来言,当真有点不可思议。要风水,那里看不出有什么值得仰仗之处;要方便,人们得翻山越岭才能到达;要香火,因为交通的不便,更因为建庵时的名气不响,该是难以旺盛。然而,那座庵却方方正正地矗立在面向西鹤嘴的山岙里。
像许多不明真相的人那样,我的心里也产生过疑惑:那座庵何以要建在这样一个非适宜建造佛教寺院的地方?
只缘于一个人,缘于那个人的义举所引发的一颗爱心、一种信念,且一直默默地传承。
慈领。
那个法号叫慈领的师傅,一百多年前,风尘仆仆地朝我走来,走向了小长涂岛。
那是清同治年间。慈领云游东海的蓬莱仙岛,结果迈上了有“小蓬莱”之称的小长涂。期间,他听闻当地渔民说起西鹤嘴山周边海域的一次次遇险遭难情景,心里沉甸甸的,与渔民的心一样沉痛。作为一名充满慈悲心怀的僧人,他毅然决定留在了小长涂北面这块荒野的山岙之中。他要为渔民做出一番义举,为渔船指引航向。于是,在西鹤嘴山上搭起茅棚。每当夜色降临,他便划着小舢舨,划过波涛起伏的海面,爬到孤山之上,点燃油灯。漆黑的长涂港北部海域,一盏灯,悬空似的高高擎起,撑出了一个坐标,指引着一条航路。为此,长涂的渔民将其称作一盏“天灯”。
天灯,传递着夜幕下岛与海之间的一抹光明,也传递着人性光芒的闪耀。
天灯,温暖着渔民们的心堪,也感染了岛上的人们。
当慈领决心在西鹤嘴山上建造一座灯塔,为此进行化缘时,他的心愿得到了岛上众多民众的响应。一项义举,便是一种精神的召唤。那种精神被深入传颂时,就形成一股力量,西鹤嘴山上简易的灯塔便顺利建成。那一年是清同治十年(1871)。据史料记载,西鹤嘴灯塔只比舟山海域最早建成的花鸟灯塔晚建成一年,而且是民间自发所建,那该有多大的智慧和胆识。
义举,也意味着必需信念的支撑和责任的坚守,以此将传灯精神传扬下去,要不就成昙花一现,或者蜻蜓点水,也就无所谓传灯精神的形成。慈领便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把传灯的壮举淋漓地表现出来,为人们树立了活生生的榜样。
灯塔上所造的是五盏油灯,每当灯油将尽时,慈领就划着舢舨,爬到西鹤嘴山上,为油灯添油。长年累月,从不间断。因为海雾的影响,也常影响渔船的航行,他起先用敲锣来警示渔船,后来又带着渔民铸了一口铜钟。每遇雾天,他便撞击铜钟,以告过往船只。自此,进出长涂港北端水域的渔船再没出过事。慈领的举动,我想,那是一种慈悲的心怀与岛屿的坚韧相融合的体现,更是将责任的坚守与信念的支撑所完美融合的灯塔精神。
一盏灯,展示了一种精神,也指引了一种方向。当这种精神如和风一般吹拂人们的心田,当这种方向如波浪一般掀起人们的心潮,人们便自发行动起来,决定为慈领建造一座寺院。
四合院似的寺院落成后,取名“传灯庵”。
传灯,一个富含深意的寺名。它所昭示的,既是点灯的精神应代代相传,又是灯塔的光芒应长久地传递给每一个人。于是,西鹤嘴灯塔由传灯庵来管理,作为传灯庵第一任住持的慈领依然年复一年地为灯塔上的油灯添油,直至八十一岁圆寂。于是,传灯庵的故事越传越广,名气也越来越大,乃至当时的定海直隶厅知事也感念传灯精神,于建庵后的第二年冬天题写“传灯庵”之匾,送到这小小的寺院,为传灯庵锦上添花。于是,传灯的精神在传灯庵的历代住持身上传递下去,肩负了管理和守护灯塔的责任,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西鹤嘴山巅矗立灯桩。期间,最有名的是“跛腿和尚”本银师傅,虽腿脚有疾,却还是每天一瘸一拐地到西鹤嘴山上,为“天灯”添油,将传灯的精神以自身的行动一步步地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耳闻着这些故事,我深深被传灯的精神所打动。然而,我的脑海里掠过一串疑虑。当西鹤嘴灯塔落成后,这种传灯的精神还在传承吗?尤其是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这种传灯精神会不会变了异味?是不是已失却了原先的意义?而当下的我们,却是多么需要这种传灯精神。
我未曾见到现任的住持。据陪同的人介绍,现任住持法号定清。现在虽不用再为灯塔添油点灯,却很淳朴能干,全身心地投入到寺院的经营管理之中。我望着完整的殿堂,整洁的寺院,冉冉而升的香烟,心里荡漾的是祥和宁静的意绪。见到半山腰上已建起的魁伟宏大的大殿,叹服小小的传灯庵竟然香火这么旺盛,也见识了定清师傅的管理赢得了民众的认同。我刚才产生的疑虑不由消除。时代不同了,传灯的精神并不以点灯的形式来体现,而是贵在将这种点灯精神所昭示的责任的坚守和大爱的信念持之以恒地放大出来,如波涛一般生生不息地涌动。我想,现任主持定清那任劳任怨地为光大寺院所做的一切,也正是在践行其师祖所留传下来的精神。
站在传灯庵的门口,仰视门额上“传灯庵”三个俊秀的字,这一座清末建筑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依然完整地保持着原貌,我的心里为之欣然,也感念一任任的住持为保护寺院所作出的艰辛努力。这也是传灯精神所坚守的一种展示吧。再望对面西鹤嘴山上的灯塔,白色的圆筒状灯柱矗立在一片绿色丛中,如一块丰碑高高耸立,令人敬仰。想象夜幕下漆黑的海上,那些航行的船只远远地见到灯塔所发射的一闪一闪的灯光,该是多么的激奋。灯塔所指引的不仅仅是方向,也给夜晚的人一种温暖,一种期盼,有灯光的地方,总是离彼岸渐近之处。
望着灯塔,就想到了传灯庵。见到传灯庵,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望灯塔。我的脑海里便油然涌起传灯的故事,再次被传灯这一义举所深情感染。传灯的义举,是一颗良善的心所烘托出的关爱,其折身出的便是将光明送给他人,将爱心予以奉献。就如灯塔,每到夜晚降临,默默地将光亮闪跃在海上。这时,耳旁仿佛听到了岛上留传的那首《传灯》的歌:
每一条河是一则神话,从遥远的青山流向大海。
每一盏灯是一脉香火,把漫长的黑夜点亮。
……
每一条河是一则神话,每一盏灯是一脉香火。
每一条河都要流下去,每一盏灯都要燃烧自己。
一盏灯是一脉香火,总要燃烧自己。如此,灯才显示自己的价值。而这,便是灯塔精神,也正是海洋精神的最好体现。愿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盏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