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氏属最早一批来岱山开发者之一姓,他们来自萧山临浦峡山头,为於美相、於美臣兄弟俩。据萧山《於氏岱山宗谱》记载:美相、美臣兄弟俩为临浦峡山头於氏十三世,显二房,於徵之子。清乾隆年间来岱,其族辈排行为“焕”字辈。
自美相、美臣来岱繁衍,至道光年间,已有焕字辈传下,增、锦、嘉、式等五代,分支达十五房。这一家族十分重视教育,来岱后在乾隆朝已有於海考中了邑庠生(《岱山镇志》卷三:选举表),至道光年间,於氏一门上下三代已有武举1名,六品衔校骑尉1名,修职郎1名,秀才6名,太学生4名,足以证明於氏对教育的重视。至此,於氏就成了岱山的望族。
一
在清道光年间,为於氏一族的利益计,由於铭勋联合同族十五房发起、成立了“显承会”,对外代表於氏一族,参与和处理外部事务,对内谋族内公益事业,诸如修缮祖堂,修水利筑堤塘及抚恤族内鳏、寡、孤、独等等。由十五房捐田产,分资生息。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经30余年,积成巨资。
当时族内有人欲将这一资产瓜分,此时有於维浩(字学韩,附贡生,显承会发起人於铭勋之侄)力排众议,建议造校舍,兴办义学以培植於姓子弟。是年动工兴建,正厅3间,左右厢房各6间,中门1间,周筑围墙,成为岱山第一所义学。义学不仅供於姓子弟免费入学,也为附近学生求学提供方便,只是略收学费以视区别。学校一切费用均由显承会内积资支付。义学初设,任教的亦为於氏中的贡生、秀才。
二
於氏不仅尚文亦重武,在校的大厅后供有文武两圣神庙,故当地称义学为文昌宫。其尚武之原因可能有二:一为此前已有两位习武而获得功名者,即六品校骑尉蓝铜顶戴的於嘉营(字善谋,生于清乾隆辛丑)和於九皋(字啸轩,道光丙午右榜举人,生于清嘉庆戊寅);其二是道光年间发生的鸦片战争,英军入侵,国家不宁,海盗蜂起,为保卫国家而习武已成风气。及至民国初,该校中尚保存有单刀、石杠铃、石锁之类的练武用器。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明诏废科举,兴学校,遂改为“显承国民学校”,有教员两人,学生初有30~40人,后逐年增至70~80人。进入民国后,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内容亦不再只学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百家姓之类,改用中华书局刊行的小学课本,增加算术、常识、体育、音乐,老秀才已不堪胜任。为适应新的教育与教学的需要,最初,有於丹瑜(字传芬,生同治己巳年,邑庠生)入定海师范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回校任教,以后又有於丹粉(字采章,邑庠生,生于清光绪辛丑)和於丹帏(字修斋,生于清光绪壬寅)、於凤虞(字仪庭,邑庠生,生于光绪甲申)等3人先后入定海师范讲习所就读,毕业后任教于显承义学。
三
自显承义学兴办以后,於氏族内入学读书蔚然成风,文风蒸蒸日上。光绪一朝,於氏族内就有9人成为邑庠生,如於丹元、於丹豪、於丹莲等人。民国时於氏还曾有人当选初选众议员。
族内秀才多了,少数人继续上考举人、进士,登仕途做官;一部分坐馆,教几个学生糊口;还有一部分行医。俗话说:秀才学行医,快刀切咸齑,形容学医对读书人来说较为容易。在於氏族内,解放前后就有多名有一定医术的中医师,如於丹元、於丹帏(解放后县中医师考核第一名,上世纪50年代仍服务于石马岙卫生所)、於子梧、於凤律等人。
石马岙於氏义学(即后来的显承国民学校)与蓬山国民学校同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岱山最早的两所学校,於丹瑜、於丹粉、於丹帏、於风虞等4人为岱山最早接受师范培训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