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历:陶和平,1953年7月出生,曾在北大荒当过知青,参加过内蒙著名史诗《嘎达梅林》编纂期间的史料收集工作;曾任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中国徐福研究会常务理事、徐福东渡传说传承人,致力于徐福文化研究近30年。
自1993年始,25年的徐福研究,在理论上已基本形成了“岱山古称蓬莱与徐福求仙之间关系”的观点和自己的理论体系。它不但为当下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了已经加工成熟了的“徐福及其东渡文化”成果,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徐福研究的缘起
陶和平:岱山古称蓬莱仙岛,是秦始皇遣徐福入海寻求长生不老仙药到过的地方,我们在小时候就听说过,后来发现不少方志对这事也有记载,舟山当地的一些学者,也有一些研究文章发表。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当时县委、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的重视,并组织当地一些史志及乡土文化历史爱好者开启研究,却是因为1993年三位日本学者来访。
这一年,由于当时岱山开放程度还不高,三位日本学者的突然造访,引起了县里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县长的戴秀开接待了他们,从中了解到了他们是从中国、日本的一些文献资料、方志中了解到岱山曾是徐福求仙到过的地方,也从中了解到当今徐福研究正处于一拨热潮之中。
这一年,岱山组团参加了中国徐福会成立大会,即第一次国际徐福研讨会。从此,岱山的徐福研究融入了中国沿海地区与东北亚的新一轮徐福研究热潮之中,了解到了当今国际上徐福研究的现状。
这一年,我发表了题为《岱山古称蓬莱与徐福求仙之间的关系》的论文。从此,让世界徐福研究的同仁们知道,“在浙江杭州湾外缘的舟山群岛,有个叫岱山的地方,也是徐福求仙到过的地方”。
这一年,岱山成立了“徐福研究会”,团结徐福研究爱好者们,开启了直至今日那漫长的25年的研究。
徐福与徐福研究
陶和平:《岱山镇志》在“人物·方外”条中有对徐福的记载:“徐巿,又称徐福,盱眙人,秦方士也。”历代定海厅县志也有相类似的记载。岱山徐福研究会曾专程去盱眙考察过。
对于徐福及其东渡行为的记载与研究,首先开启于司马迁的《史记》。到了近现代,国际徐福研究曾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次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不衰。
岱山徐福研究也于1993年起融入了这一拨国际性的徐福研究热潮中。25年来,曾两次以“徐福东渡与蓬莱仙岛”“中日关系史上的浙江(舟山)”为题举办了主场国际研讨会;曾先后十几次前往多地参加徐福国际研讨会;先后在国内外的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过50多篇研究文章;岱山徐福研究会还办过《徐福与蓬莱》《岱山徐福文化》等刊物,还出版过《蓬莱仙岛与徐福》《从达蓬山到蓬莱仙岛》等专著。在上述国际研讨会及论文、专著中,明确地阐述了“岱山古名蓬莱与徐福求仙相关,岱山是徐福东渡浙江沿海起航后候风站潮的地方、是中间站”的观点。同时通过了上述各种交往、交流,也宣传了岱山,扩大了岱山的知名度。
2014年,岱山徐福研究会借徐福研究20周年之际,组织人力将20年来徐福研究成果资料整理成专档,归入档案,以便今后研究时可随时检索、考证。
从徐福历史研究到“徐福文化”命题
陶和平:2002年6月,北京徐福国际研讨会上,我的《徐福文化源流寻绎》论文中提出“徐福文化”命题,当时就引起了较大反响。
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徐福及其东渡之事的研究,始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都曾有人在致力于这一课题的研究。
然而,由于《史记》对这一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载“语焉不详”,使其成为一宗千古疑案,史学界把其作为一枚烫手的山芋。多少年来,虽然有不少人试图从考古学、人类学、移民史、航海史等多角度来佐证这一历史事件,但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
徐福与其东渡事成东北亚一独特文化
陶和平:从徐福东渡到徐福集团东渡,即从历史的个例到群体现象。连年征战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许多老百姓为避战乱,纷纷蹈海东渡,移民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除了徐福东渡外,还有吴人东渡、越人东渡、吴太伯集团东渡、骑马民族东渡、通古斯人东渡等。影响着当时日本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有吴越文化、齐鲁文化、通古斯文化等。因此,考察徐福文化的源头,真正的涵义在于文化的认同与归属,这一认同和归属,又以广泛的血缘交融为基础的。而徐福仅仅是这一时期大陆移民集团的代名词,是一种移民文化的象征。
徐福文化历史流变过程中另一个突出现象是徐福及其东渡逐渐被作为文人的创作题材而加以发挥。这虽然在历史中失去了徐福及其东渡的真实性,但无意中弘扬了徐福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自汉以下历代文人骚客,以此为题材而撰文赋诗的不在少数。名人题留,佳作倍出。
还有就是留存在民间的那些鲜活的故事传说。在中国东南沿海,北起河北秦皇岛,南至浙江的岱山、慈溪、象山,绵延几千公里的海岸线上,至今流传着许多徐福的传说。比如,在岱山就有《棕辑志龙的传说》《马齿苋与柃木》《紫霞洞故事》等三十多个民间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浙东三地的徐福文化是同源同根同质的
陶和平:浙东有个徐福文化圈,主要有宁波的慈溪、象山和舟山的岱山三地,这三地都是徐福东渡浙江启航说的相关结点。慈溪达蓬山说是徐福东渡启航地;象山小蓬山则是徐福隐居、避风、再启航的地方;岱山则是两地东渡启航的中继站、锚地和候风站潮的地方。这三地及周边有六座山,均有徐福东渡的传说。
而25年的徐福研究,浙东三地依据地缘相近,文化相同的特点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最终达成了浙东三地是一个同源的徐福文化圈,是一个整体的共识。这为我们岱山的徐福研究开阔了视野,伸张了空间。
徐福研究的引申和拓展
陶和平:从对徐福与其东渡的历史研究到更为广泛的文化领域里去探究,这是研究领域中内涵的扩充与伸张。为使徐福研究不断深化、发展,研究成果能直接为当地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还必须从研究的外延拓展和引申上,即从徐福文化更广泛的包容性上去下功夫、花力气,要把徐福研究纳入到海洋文化研究的范畴之中。
徐福东渡航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东南沿海通往东北亚的航路,途经舟山群岛的有两条,即南路和北路,南路是经舟山本岛南侧经普陀山向东;北路是从钱塘江口利用淡水径流和季风,向东汇入黑潮暖流,其中岱山北侧与嵊泗列岛南缘间的洋山、岱山海域的小衢山、黄泽山、双子山、徐公岛直到陈钱山往东是一段重要的航路。从浙江的河姆渡文化到日本佐贺的吉野里遗址,这条路是稻作东传之路,又是一条徐福及其移民集团的东渡之路。之后,在这条航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日本遣唐使、中日韩历代商船都走过。
徐福东渡之路是条天然航路,是中国走向蓝色海洋,与世界各国交往、交流的桥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如今,在这一古老航道的每个节点上正在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昔日的徐福东渡路,海上丝绸之路正在书写着新的辉煌。
另外,还可将徐福文化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开辟徐福文化养生基地,以徐福文化为纽带打造友好城市,开发徐福文化养生产品,旅游纪念品等。丰富的徐福文化如果转化好了,一定会给这些地区的旅游带来很大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