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狄行家庭:特殊的家庭 特别的爱

  83岁的方狄行是东沙镇司基村村民,眼盲的他在生活上存在一定困难,但妻子朱水菊不离不弃,扛起养家重担。夫妻俩用最无私最特别的爱,全身心地培育儿女们,引导他们成为有出息的人。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二儿子方碧松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成为司基村第一个博士,小女儿也考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目前二人都从事医学工作。

  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生活挫折

  197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方狄行双眼永远失去了光明。一想到今后的世界只有无尽的黑暗,方狄行极为痛苦。“当时非常奔溃,就感觉世界都塌了。但妻子一直陪在我身边,不停地鼓励我。她都没放弃,我还有什么好想不开的呢。”有了妻子的支持,方狄行开始乐观地面对并适应这黑暗的世界。

  没有了“顶梁柱”,加上儿女们还小,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在妻子朱水菊身上。卖过菜、拉过石头、种过地、养过长毛兔和猪……朱水菊说,为了这个家,她什么都干过。

  为减轻妻子身上的担子,眼盲的方狄行请缨照看儿女,而且对儿女们的教育十分用心,要求他们在学习时一定要专心,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学习要有自主性,学会的知识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孩子们小的时候,我经常会给他们讲各种历史故事,让他们口算做加减法,从小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儿女们知晓父母的不易,更是自觉按照父亲的学习准则努力学习,顺利考上大学,并特意选择了医科专业。

  方狄行告诉记者,除了在学习上有一套学习准则外,在个人行为上,他也经常教育儿女们做人要谦逊诚实,要心存感激,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他们都有好的人格修养,都有一颗平常心,都很乐观向上,我们作为儿女深受影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早已根植于每一位儿女心中。

  以身作则,为子女传递正能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方狄行和妻子朱水菊成婚后,与岳父母共同生活了近30年,直至两位老人相继去世。这30年里,只要有空,方狄行夫妇就会给老人们捶背、聊天。三代同堂,和和睦睦、其乐融融。

  夫妻俩的孝敬老人和互敬互爱,儿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今儿女们早已工作,一有空都会和老人通电话聊家常。“儿子几乎每天一个电话,问问我身体怎么样。小女儿住在定海,她一有空就会回家来看我们。”谈起儿女的孝顺,方狄行一脸笑意。

  前两年,儿女们还为父母重修了房子,让老人住得舒服。这一行为在邻里间广受称赞,大家都夸儿女有出息、孝顺,以往种种辛苦都有了回报。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且不可代替的教育者。方狄行夫妻俩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榜样力量促进儿女成长,用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帮助儿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记者手记:

  方狄行一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极其普通的一个家庭,但又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珍惜所有的良好心态,他们用实际行动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尽孝道、讲亲情的优良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