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鳖洋海面上,一条“长龙”延伸数千里,蔚为壮观,那就是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舟岱大桥。这里,凝聚着无数大桥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执着与付出。负责舟岱大桥5标段海上墩身、箱梁施工管理的舟岱大桥5标项目部副经理周朋就是其中一员。
今年49岁的周朋,家住江苏省徐州市,是一名共产党员,2019年1月到舟岱大桥5标段从事墩身桥梁架设。在此之前,周朋在中俄同江铁路大桥项目部担任生产副经理,经常和俄罗斯同行切磋交流,现场施工经验丰富,因此被征调来加强舟岱大桥海上施工力量。在这里,周朋每天奔波在工地上,检查大桥建设安全、进度和质量,紧盯施工现场、叮嘱工人们注意疫情防疫和施工安全。
舟岱大桥所处的海域,环境复杂,风大、浪高、流急,建设条件恶劣,有效作业时间短,施工难度极大。对于周朋来说,这是首次从事海上作业,更是不易。刚到舟山时,他和十几个工友住在长白岛,而那段时间正好是大潮汛,风大浪急,他们克服晕船的影响,每天从长白坐船到舟岱大桥长白互通承台上进行墩身架设前的前期准备工作。“要考虑墩、梁船舶如何定位?怎么架设?怎样减少潮涨潮落对船舶定位、墩船靠泊和吊装作业的影响。”从早到晚,周朋带领员工在海上熟悉环境,对海况进行调查记录。
经过近一个月的熟悉,周朋他们取得了一手资料,为后续成功架设首件墩梁做了充分的准备。2019年1月28日,墩身安装开始,揭开了舟岱大桥建设的新篇章。
“对我来说,海上施工平台就是我的家。”周朋说,海上施工作业期间,他只回家了一次,每月抽出一天时间到项目部参加会议,汇报海上施工情况。除此之外,其余时间他都”漂“在海上,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每天早上5时,起床坐船出发到海上施工现场,中饭也在海上施工平台吃,晚上6时以后才回长白岛吃晚饭;碰到吊装作业的时候,常常忙到夜深后才坐船回去休息。
2019年10月上旬,周朋母亲因身体不好住院,家里人来电希望他能回去。当时因舟岱大桥施工现场海上墩、梁架设任务繁忙,周朋没有回家,只能嘱托妻子代自己多尽一份孝心,多帮助、关心家里老母亲身体。2020年春节,项目部安排周朋回老家过年、节后马上返岗工作,怎知碰到了疫情无法返岗。期间,他在老家通过微信、电话等通讯工具,加强同留守施工现场人员的联系沟通,对非疫区员工做好人员统计工作,保证人员及时复工复产。
马不扬鞭自奋蹄。平日里,周朋严格按照指挥部和项目部统筹规划开展日常工作,分清工作中的重难点,根据现场实际顺排任务、倒排工期。遇上难题,他就利用就餐时间和员工聊聊困难在哪,有什么解决办法。员工们出的金点子,他也都一一记在本子上。正是因为有这种虚心好学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他迅速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应用于大桥建设的施工现场,为墩身、箱梁的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舟岱大桥海上预制箱梁架设、箱梁湿接缝施工、护栏底坐施工、钢护栏安装作业等按期完成尽心竭力。”周朋说,能为舟岱大桥建设贡献力量,对于筑桥者来讲,是一种职业荣耀,也将会为人生留下珍贵的记忆和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