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作为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它味道鲜美、香气沁人且营养丰富,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王”的美称。岱山就有一个专门种植香菇的种植基地,来自台州的种植户陈玲英用这小小香菇撑起了“致富伞”,成就致富梦想。
寒冬时节,走进位于高亭镇石马岙村的陈玲英蔬菜种植基地,连片的食用菌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走进香菇种植大棚,菇香四溢,沁人心脾,只见棚内一个个菌菇营养棒整齐排列,菌棒上长出的香菇密密匝匝,一朵朵绽放的菇朵,像亭亭的舞女裙,甚是好看。
目前,香菇已进入采摘期,陈玲英正在大棚里仔细检查它们成长情况,并娴熟地将成熟的香菇摘下放进桶里。虽然忙碌,但她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笑声在田间地头不断回响。
陈玲英笑着说,每个食用菌大棚长11米、宽6米,足有半亩地。摘香菇也是个体力活,每到香菇摘收的日子,菌菇营养棒上的香菇长得看不见缝儿,一个棚多到一天一夜都摘不完。陈玲英夫妻俩凌晨三时许就得起床采摘,再拿去菜场卖。“每天腰酸背痛,真的很辛苦,但也值得。”这辛苦的付出也为陈玲英夫妻俩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今年63岁的陈玲英,从台州来岱山生活已有30多年,今年是她种植香菇的第11个年头。从最初的的门外汉,成长为如今的行家里手,这是她整日在大棚里“摸爬滚打”的结果。
每年,陈玲英都会细心地选取香菇专用的颗粒木屑,并按一定比例,加入水、麸皮等辅料均匀搅拌。通过自动制棒机压缩装袋,然后放进蒸箱里,在水温达到10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进行高温杀菌,持续10小时以上,待冷却后再进行点种。从制作菌棒到密封杀菌,她不敢疏忽任何一个环节。
就这样,菌菇开始在营养包上“生根发芽”,慢慢生长,而陈玲英的梦想也随着菌丝的一天天生长而变得“丰满”。这些年,她在香菇种植上遇到了不少难题,也总结了很多经验。
“有一年,一场大雨将棚里上万个菌棒冲泡,损失高达数十万。”陈玲英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场大雨,为了减少损失,她及时修补大棚,改变密植方式,提高菌棒的透气性和生长空间。除了要靠天吃饭,香菇种植技术也是关键。她说,种植过程中要注意脱袋转色、水分控制和杂菌污染,“其中,脱袋转色这一关特别重要,转色不好,就会造成后期杂菌污染,造成菌种提前解体,香菇减产。”
与此同时,陈玲英还探索加工之路,通过新增烘干设备,提高抗风险能力,“一天两百多斤的香菇卖不完,我就用烘干设备,将香菇制作成干,就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小小香菇,托起了陈玲英的致富梦。但是,她并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今后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向着高品质、高效益不断努力。